日前,《2021年度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第三方評估報告》正式發布。評估結果顯示,廣東省全面進入數字政府2.0建設新階段,其中廣州、深圳并列全省第一。
深圳能領跑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得益于持續加大數字政府建設力度,不斷夯實政務基礎設施支撐能力。近年來,深圳以數字政府為牽引,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優化城市營商環境,智慧政務服務跑出“深圳速度”, 政務服務水平和能力持續提升。
“努力讓市民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讓惠企政策像快遞一樣精準直達。”2021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金句刷屏朋友圈;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圳要建設一流智慧城市,進一步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逐步建成數字孿生城市和鵬城自進化智能體。
深圳努力用“深圳速度”刷新著政務服務的溫度與準度,努力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互聯網+政務服務, “一次都不跑”成為常態
“省時省力,實在是太方便了,五星好評!”4月7日,在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內,羅女士為羅湖的門店辦理好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這個此前需要跨區辦理的事項,現在通過視頻協辦的方式,在羅女士家附近的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就可快速辦理。這樣的高效便捷要歸功于深圳市推出的政務服務“全市域通辦”舉措。
近年來,深圳推出了包括“全市域通辦”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極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務效率,讓市民和企業辦事“一次不跑是常態、跑一次是底線、跑多次是例外”。
如今,以“秒批”“秒報”為代表的一批政務服務已成為深圳政務服務高效率的代名詞,“即辦即批、即批即得”逐漸覆蓋各類政務服務領域。
深圳從解決一張免費復印件等“小切口”著手,推動政務服務“大提升”,在全國率先推出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批服務。目前,實現“秒報”事項539項,“秒批”事項350項,“秒報秒批一體化”事項165項,推廣“一件事一次辦”服務達2085個,陸續推出“午間延時服務”“容缺收件模式”等一批標志性的改革舉措,提升了企業和市民辦事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深圳的政務服務越來越智能化,辦事就像點菜一樣方便。”這是不少辦事的群眾的共同感受。深圳啟動實施“一網通辦”以來,實現政務服務事項100%進駐網上辦事平臺,全市99.94%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99.29%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動辦理。
讓辦事更方便,“窗口”從線下延伸到指尖
進入“深圳政府在線”,在首頁輕松找到“政務服務”的專欄。“教師資格證”“人才引進”“就業服務”等高頻辦事項目接連出現,需要去哪些部門辦理什么手續?注意事項是哪些……市民們可按照自己的需求,點擊鼠標,根據系統的指引,找到辦事指南。
作為政務服務移動化的倡導者和先行者,深圳進一步釋放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整體效能,將“網上辦”延伸到“指尖辦”,努力實現線下能辦的線上也能辦,線上能辦的掌上也能辦。
上線三年來,統一政務服務APP “i深圳”已經成為數字政府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實現了政務服務手機端“一網通辦”,讓深圳市民“一屏智享生活、一號走遍深圳”。
充分發揮平臺整合能力,加強數據連通和共建共享, “i深圳”已接入3個中直單位、44個市級單位、10個區、19個國企單位的8000余項服務,累計下載量2210萬,注冊用戶數1600萬,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主動、精準、整體式、智能化的政府服務。
深圳將緊緊圍繞“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的目標,進一步抓好規劃落實,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動政府治理“一網統管”,加快政府運行“一網協同”,突出打造數字化底座、解決數據問題、加強智能化應用的“三大重點”,在交通停車、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等諸多民生領域方面整體提升,讓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