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2020永不落幕的數博會系列活動中,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龍發布了由貴州賽瑞研究院編制的《后疫情時代大數據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助力全民戰“疫”、打通產業堵點、推動復工復產,今年以來,數字經濟浪潮加速席卷中國。
白皮書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大數據企業第一時間響應需求、發布產品,不斷拓展場景應用,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后疫情時代將發揮極大的助力作用。
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任務中明確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 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宏觀背景下,中國經濟已進入新的以數字經濟為著力點,發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新階段。
白皮書顯示,在全球經濟數字化浪潮的帶動下,中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不斷擴展,大數據企業正嘗到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帶來的“甜頭”,利用大數據可以對實體經濟行業進行市場需求分析、生產流程優化、供應鏈與物流管理、能源管理、提供智能客戶服務等,這不但大大拓展了大數據企業的目標市場,更成為眾多大數據企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隨著融合深度的增加和市場潛力不斷被挖掘,融合發展給大數據企業帶來的益處和價值正在日益顯現。
白皮書對工業、農業、服務業的大數據發展概況和應用態勢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目前工業、農業、服務業在后疫情時代所遭遇的沖擊,也對工業、農業、服務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