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東軟件園內,達觀數據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人工智能訓練師楊洪旭正專注地坐在電腦前,他的日常工作是通過智能訓練軟件,訓練一個能夠精準識別銀行電匯申請書的人工智能(AI)模型。這家智能文本處理技術企業,正以其創新的AI解決方案,在銀行、財務等多個領域掀起了一場效率革命。
新職業,新使命
楊洪旭的任務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輸入,更是要教會AI模型如何從海量的文本文件中“讀懂”并提取出關鍵信息。他笑稱這一過程如同老師備課,需要耐心閱讀、精準標注,將“有用”的信息“喂食”給AI,讓它們學會自主識別與提取。一年之中,他要閱讀上萬份文檔,訓練數十個AI模型,為智能化進程鋪設堅實的基石。
從文本到智能的橋梁
在智能訓練軟件的輔助下,楊洪旭仔細地為銀行電匯申請書的掃描圖像標注每一個關鍵字段,如“業務種類”、“匯款人名稱”等,并生成相應的訓練模型。隨后,他通過設計練習題、比對結果的方式,不斷優化模型的識別能力。面對模型偶爾的“小失誤”,如圖像讀取方向錯誤,他總能細心記錄,并反饋給研發團隊,助力模型性能的持續提升。
挑戰中成長,逆境中綻放
出生于1993年的楊洪旭,雖先天聽力障礙,卻憑借不懈的努力與堅持,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從家裝設計到會計文員,再到倉庫管理員,他不斷嘗試,最終在人工智能訓練師的崗位上找到了歸屬感。面對這一全新領域,他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細心與專注,贏得了同事們的廣泛贊譽。
技能升級,未來可期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楊洪旭并未止步于現狀。他主動學習AI模型編程語言,嘗試編寫簡單代碼解決模型問題,展現出了強大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目前,他已順利通過人工智能訓練師(二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并正積極備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職稱證書,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更多可能。
產業布局,人才先行
作為上海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人工智能產業在上海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與發展。從算力、語料、模型到應用場景,上海正逐步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同時,加大人才培養力度,2022年啟動的人工智能訓練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已惠及450多名從業者,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楊洪旭等人工智能訓練師的共同努力下,AI正逐步解鎖專業文件識別的新篇章,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貢獻著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