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近日,浙江省成功舉辦了首屆人工智能訓練師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標志著該省在推動人工智能教育與產業融合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本次競賽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46名精英參賽者,他們圍繞數據采集、處理與分析、智能系統設計等核心技能展開了激烈角逐,并順利完成了實操環節的挑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就業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選擇。然而,社會上普遍存在的“AI搶飯碗”擔憂卻顯得過于片面。事實上,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人類的參與與引導,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工”始終是AI發展的邏輯基石和價值核心。新技術的誕生,往往伴隨著傳統職業崗位的轉型升級和新工作類型的誕生,為年輕人尤其是那些追求創新、渴望挑戰的青年才俊開辟了全新的職業發展空間。
人工智能訓練師作為這一趨勢下的典型代表,正伴隨著AI技術的普及而迅速崛起。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訓練師們以“教師”的身份,不斷引導AI理解并適應復雜多變的世界。他們的工作不僅讓AI變得更加智能,更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以一款專為聽力殘障人士設計的AI助聽器為例,訓練師們通過精細的人工訓練,有效剔除了環境中的噪音和無關交談,讓AI助聽器能夠更準確地捕捉并傳遞有用信息,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聽覺體驗。這種成就感與滿足感,正是人工智能訓練師這一新職業獨有的魅力所在。
浙江省此次舉辦的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大賽,不僅是對該省人工智能教育和培訓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數字產業與數字新職業共同塑造數字經濟新生態的生動實踐。通過競賽的舉辦,不僅激發了社會各界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關注與熱情,更為數字新職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展望未來,要讓更多人站上數字新職業的風口,還需政府、企業、高職院校、行業組織及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近年來,國家已正式將人工智能訓練師納入職業分類目錄,并發布了相應的職業技能標準,為這一新職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各地也紛紛推出培訓項目,如寧波市在寧波交通高級技工學校開設的首個人工智能訓練師培訓項目,就吸引了眾多學員的積極參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培訓項目不僅面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還向有意轉型從事相關行業的企業員工和社會人士敞開了大門,為更多勞動者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會。
為了進一步推動數字新職業的發展,我們還需要加強人工智能在勞動、就業領域的賦能研究,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AI技術的開發與部署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還需繼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鼓勵企業加大對員工人工智能素養及與AI互補能力的培訓投入,讓新職業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新職業的新“飯碗”必將因AI而更加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