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機器人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技術創新與安全挑戰并存
經濟日報訊 —— 2024年7月20日,隨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機器人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從工業生產的賦能到日常生活的輔助,形態多樣、功能強大的機器人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經濟與社會活動面貌,日益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應用規模創歷史新高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最新發布的《2023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55.3萬臺,同比增長5%,創下歷史新高。全球范圍內運行的工業機器人總數已累計達到約390萬臺,同比增長12%。自2017年至2022年間,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約7%的強勁水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亞太地區繼續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地位,2022年該地區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總量的73%,且市場份額仍在持續上升。電子、電氣行業和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需求的主要驅動力,兩者分別貢獻了15.7萬臺和13.6萬臺的銷量增長,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8%和16.2%。
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的深度融合,正為機器人行業帶來革命性變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機器人編程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使得非專業人員也能輕松操控機器人執行專業任務。通過直觀的自然語言界面,用戶無需編程技能即可調整機器人動作,極大地降低了操作門檻。
此外,預測性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能夠通過對機器人性能數據的深入分析,預測并預防潛在故障,從而有效降低停機成本。在汽車制造等行業中,減少計劃外停機時間意味著每小時可節省高達130萬美元的成本,這對于提升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意義。
細分市場百花齊放
在機器人技術不斷創新的同時,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和細分。人形機器人作為技術發展的前沿代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特斯拉的Optimus二代人形機器人和中國“青龍”人形機器人等產品的亮相,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行走、抓取等復雜動作上的卓越能力。
與此同時,專業工業機器人也在不斷發展壯大。移動機械手在物料搬運自動化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協作機器人則在焊接等領域迅速填補熟練工人短缺的缺口。這些細分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機器人技術的整體進步,也為各行各業帶來了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
安全挑戰不容忽視
然而,隨著機器人應用的廣泛普及,其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近年來發生的機器人傷人事件提醒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人機共處的安全問題。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原則”中,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的原則顯得尤為重要。盡管目前的事故不能完全歸咎于機器人本身,但隨著人機互動的增多,加強機器人安全性能、確保人類安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全球機器人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同時,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安全挑戰之間的關系,將是行業內外共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