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月末,所有人都有預感:疫情即將結束,然而國外仿佛是拿了接力棒一樣,馬不停蹄的一個接一個爆發新冠。
作為鄰國的日韓兩國自然無法避免。
然而有意思的是,韓國與日本對待新冠病毒的方式與中國完全不一樣。
日本公主號郵輪在爆出病毒危機后不久日本便草率通過議案在3天內將982名符合條件的乘客安置下船。然而后續卻又爆出下船人員中有未檢查人員。隨后日本國內出現新冠病人,矛頭直指公主號郵輪乘客。然而日本政府對于此次疫情并沒有像中國一樣強制執行隔離,甚至出現許多疑似病人無法前往就醫確診。在爆出的800多例病人后面似乎還有更多隱藏的疑似患者。智先鋒網筆者認為,日本沒能執行,或者沒去執行強制隔離這個方案,可能是由于日本醫患體制屬于私人體制緣故。除此之外,此時大規模爆發出疫情對即將臨近的日本東京奧運會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要知道日本社會經濟對于此次奧運會預估將帶來的經濟輻射效果,從申辦成功的2013年9月至奧運會舉辦10年后的2030年9月的約17年間,日本全國總計經濟效益將達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億)左右,估算下來,年均GDP將推高9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左右。就業方面,東京都預計增加約130萬人,東京都以外約增加64萬人,綜合來看,日本政府堅信舉辦奧運會將獲得超過10倍的回報,但現在卻是個未知數。
轉眼與我國更接近的韓國,再沒有外界壓力下,數據更為真實。
1月20日韓國出現首例確診病例,此后一個月疫情發展緩慢,到2月18日僅確診31例。
以日本疫情作為對比,除去“鉆石公主號”郵輪上的確診病例,日本本土18日累計確診65例。得益于韓國早期嚴密的防控措施,韓國彼時的狀況要優于日本。
然而,隨著一名居住在韓國大邱的61歲女性(31號患者)的確診,韓國疫情局勢出現明顯惡化。2月19日后確診的病例陡然攀升,一周新增超過1200例,日均增長數一度超過100%。
2月23日,韓國確診病例激增256例,累計突破600例。也就是在這一天,韓國總統文在寅正式宣布將新冠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嚴重”,并強化應對措施。而即便是在2015年中東呼吸道綜合征(MERS)期間,韓國的疫情預警級別也只停留在第二級別“警惕”。
目前,大邱的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而且似乎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韓方稱,對新天地大邱教會信徒的檢查還在進行中,該地區的確診病例近期或將持續增加。
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負責人金剛立表示,截至27日,已經對約三分之一的近11萬名新天地教會教徒進行了確認。其中,1638名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已經對他們采取居家隔離措施,接下來將展開檢查。
韓國疫情的加劇正在全方位影響著韓國經濟和內部的各產業鏈。27日,韓國央行將2020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2.3%下調至2.1%。
產業方面,隨著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企業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作為韓國支柱產業之一的芯片產業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若三星電子或同等級的芯片制造企業,其中一個工廠出現5分鐘的停產,考慮到停產后的材料損失、不良率提高及供應短缺,將出現數十億韓元的經濟損失,而新冠肺炎所引發的停產很明顯損失將更大。
除了芯片及數碼產業,汽車行業可謂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據現代汽車及韓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由于數家位于大邱及周邊地區的工廠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供應商停產,導致現代汽車位于蔚山的部分生產線,將在因中國零部件短缺引發反復停產與復工后,再次面臨停產。
據韓國統計廳28日發布的《1月產業活動動向》,1月韓國產業生產環比增加0.1%,消費與投資減少,特別是消費創下8年11個月以來的最大降幅。統計廳官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時對服務業和免稅店銷售等消費產生的影響有限,但對整個零售銷售和投資的影響將會在2月出現。
韓國央行方面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韓國經濟的沖擊是暫時性的,隨著政府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設備投資呈恢復勢頭,民間消費和出口有望在疫情平息后走出低迷。
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在中國制造業因為疫情而暫時產能尚未完全恢復背景下,同樣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韓國的工廠,如果短時間降低產能或者停產,無疑會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尤其是在其優勢產業如電子、鋼鐵、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