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產業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經達到1809.6億元,安防、金融、醫療、交通、制造等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初具成效。
為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發展新模式、新路徑,近日,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和產業化問題,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發展質量和水平,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
須把握好方向和路徑兩個關鍵點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件升級等整體推進,為開展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助理研究員鄭騰飛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不過,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與場景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仍面臨新挑戰。賽迪顧問人工智能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杜欣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通過政策引導的方式,支持創新性場景的打造,驅動產業邁上新臺階。
在杜欣澤看來,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需要把握好方向和路徑兩個關鍵點。一是在方向上,場景創新需要具備創新性和顛覆性,能夠以智能化的新理念解決場景中的關鍵重大問題。二是在實施路徑上,要以供需聯動為路徑,場景創新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挖場景痛點,讓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業賦能。
鄭騰飛建議,拓展人工智能創新場景,一是細分應用場景,提供差異化服務,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二是增強場景開放,有效打通行業數據壁壘,構建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格局。三是研究制定支持場景創新的金融、稅收、知識產權等針對性措施,營造良好的場景創新生態。
發揮企業在場景創新中主導作用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該如何發揮企業在場景創新中的主導作用?杜欣澤認為,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在于激發企業創新能動性,對行業創新企業的標志性成果給予大力支持與推廣,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此外,除對企業重點支持外,還需要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協同創新。政府要做好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向社會開放更多價值場景;高等院校需要注重加強交叉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能力;新型研發機構需要積極承接重大科研課題,在關鍵技術與核心理論方面為場景創新提供有力支持。
鄭騰飛建議,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聯合體,開展場景研發與創新,鼓勵龍頭骨干企業發揮優勢、先行先試,在開展場景創新過程中,為場景項目落地和成果推廣提供供應鏈支持。
云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告訴本報記者,行業場景落地能力以及場景覆蓋深度及廣度是公司重要的競爭優勢和商業壁壘。下一步應完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路徑,加大對擁有核心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基于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打造科創高地;營造更優越的政策和資本環境,大力扶持人工智能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目前,云從科技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大領域已逐步實現成熟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