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數據將會像土地、石油和資本一樣,成為經濟運行中的根本性資源。”《大數據時代》一書曾這樣描述。
2015年4月14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在這個領域中的先行者。
善奕者謀勢,善謀者致遠。
2022年1月11日,經過幾年謀劃、推進的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在長沙市天心經開區進入試運營。該交易所也將成為繼貴州、陜西咸陽、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國第五家、中部唯一的新型大數據交易所。
而這也意味著,湖南長沙搶占了數字產業的主賽道,有機會參與到萬億級的市場競逐,擁抱數字經濟的無限未來。
湖南大數據交易所誕生的背后,有哪些故事?這將為長沙乃至湖南帶來什么?
為什么要建?搶占數字經濟主賽道,贏得未來
39.2萬億,這是2020年全國數字經濟的規模。湖南省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約為1.15萬億元,增速在全國排名第4位。
省會長沙,全市數字經濟產值約為3500億元,占全省的1/3以上。不少專家預言,數據的價值將大大地超過土地的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可以說,當前,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而此時的長沙,站在了數字經濟的時代風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長沙先進計算、信息安全、移動互聯、智能網聯等產業搶先布局,在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大有可為。
在長沙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謀劃數字經濟產業的未來時表示,用好“數字”這一最大變革力量,推動數字經濟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未來五年,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實現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超過45%。
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數據的交易是打通數據流通的最關鍵一環,誰破解了數據運營和流通服務的難題,誰就獲得了主動權。目前全國各省市紛紛布局數據交易場所建設,競爭異常激烈。
早在2018年5月,長沙市就前瞻布局,市政府與國家發改委、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出了建設湖南大數據交易中心的建設任務,并迅速實施。
最終,在省市多方支持、行業主管部門全程指導下,2021年底,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建成,將成為全國第五家、中部唯一的大數據交易所。
為什么建在天心經開區?前瞻規劃、條件充足
沿芙蓉路往南,位于長株潭核心區的天心經開區內,一棟新的建筑大樓拔地而起,“湖南大數據交易所”8個大字熠熠生輝。
環顧四周,既不處于繁華商圈,又沒有密布的商務樓宇,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為何選擇建在因“綠心”而退出361家工業企業的天心經開區?
這是歷史的選擇。工業企業退出后,為天心經開區釋放出3000畝的集中連片土地,天心區由此全力打造長沙第五谷——天心數谷,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就是天心數谷的核心項目。
這是省市的部署。2020年,省政府常務會通過了《湖南省交易所總體規劃(2020—2025年)》,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正式列入總體規劃,被列為全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之一;2021年長沙市黨代會、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水平建設湖南大數據交易中心”。
這是天心區的提前謀劃。這些年,天心區在天心經開區內布局了湖南省地理信息產業園、軟件產業園,集聚了微算互聯、綠盟科技、數據寶、華控清交等6000多家與數字產業相關的企業;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及其團隊為交易所作頂層設計,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領銜的北京華控清交團隊提供數據安全技術加持。
這是天心經開區的積極作為。近年來,園區依托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搶灘數字經濟,吸引了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以及湖南氣象、地質、能源等6大數據中心落戶,形成了萬物互聯的產業生態。2021年底,投資120億元、擬建設40萬臺服務器的中國電信天翼云中南數字產業園宣布開工建設,將提供存儲和算力支撐,構建數據資源底座,目前,數據的歸集、存儲、應用都有較好的產業基礎。而大數據交易所的建成,打通了數據產業生態最為關鍵的一環,加快了天心經開區形成集數據采集、加工、研發、交易、應用于一體的數據要素市場,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
2021年1月,湖南大數據交易所主體開始施工;8月,大樓主體順利封頂;11月,完成IDC機房、交易平臺建設部署;12月,正式投入試運營。
時不我待、爭分奪秒,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拔地而起,閃耀大城之南。
建成什么樣?線上數據“淘寶”,線下數據超市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交易所?
目標是未來5年,大數據交易所交易規模將達到5億元以上,達到IPO門檻,將帶動數字產業達到500億元,甚至上千億的數字經濟規模。
“總體而言,交易所就是數據流通的樞紐,通過這個樞紐的支撐和牽引,將吸引海量數據加速匯聚,從而形成一個數據‘淘寶’,打通數據產品供應商和需求方規范的對接渠道,暢通大數據供需兩端交易,給大數據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服務平臺,降低交易成本。最終形成‘前端有數據存儲、中間有數據交易開發、后端有產業發展’的‘淘寶式’運營模式。”天心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曾紅鷹介紹。
目前,該交易所僅2個月時間開發上線并發布可供交易數據商品共103個,應用行業分布金融、保險、物流、地理信息等領域。交易所采取會員制規則,數據資源提供商、數據技術服務商、數據產品供應商及數據需求方均可申請注冊成為交易所會員,入駐交易所平臺,目前已經吸納意向會員單位150余個。
具體有哪些產品?比如由數據寶公司研發的數據產品“貨車寶”,目前全國高速公路每天都產生非常多數據,量大而凌亂,這些數據經過規模化清洗、治理后,數據的價值更高。“貨車寶”能輕松梳理貨運車輛的各種信息,包括超載信息、疫情防控信息等,將交通數據跨界運用到金融風控等領域,建立風控模型,金融機構花很少的錢買這些數據就能管控潛在風險,防范風險于未然。目前,在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的“工具箱”里,數據寶有6000多個已成型的產品。
“以后我們公司要用相關的數據,不再需要自己去采集、處理,而是在交易所購買,交易所還可以按照我的需求定制化提供數據產品,方便又安全。”專注于做智慧社區的一位企業負責人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打通長沙市22條產業鏈、湖南20條重點產業鏈的相關數據,打通交通、醫療、金融等各行業領域內的數據,牽引社會各領域的數據加速匯聚,進入交易環節。”曾紅鷹表示,經開區立志將大數據交易所打造成為立足湖南,輻射中部,面向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數據流通重要樞紐,成為未來長沙年新增千億數字經濟規模的助力器和重要引擎,為“強省會”戰略、為長沙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提供重要支撐和示范。
如何確保交易數據的安全?
湖南省大數據交易所在省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了大數據交易所的交易規劃,確定了八項運營業務規則,出臺監管辦法。
同時,交易所引入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清華大學2018年通過轉化姚期智院士和徐葳教授的科研成果而發起成立的科技企業。公司可運用多種密碼學和現代IT技術,做到了“數據可用不可見、使用可控可計量”;可以在嚴格管控多方數據融合計算目的和方法(用途用量)前提下,實現數據特定使用價值(使用權)的安全流通和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