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渴了,點擊一下智能手機,大棚的水管開始灑水;地里的害蟲多了,遙控手柄,無人機馬上飛到精準滅殺;水果豐收了,清洗、分級、裝箱,全部自動化作業,偌大的生產車間只需要幾名工人……這種由現代科學技術與農業種植相結合,從而實現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的智慧農業,在我省已花團錦簇、爭奇斗艷。
建立在互聯網、云計算平臺之上的智慧農業,正在深刻改變我省農業面貌。從生產方式到銷售模式,從生態環境保護到產業融合發展,智慧農業已滲透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發展模式,取得了可供推廣借鑒的寶貴經驗。
智慧農場,機械化大顯神通
南昌智慧大田農社智慧農場是一個種植面積超1.3萬畝水田的現代化農場。打開手機智慧農業APP,田塊地圖清晰可見,面積、管理人員、土壤墑情一目了然;農機編號管理、作業軌跡、作業面積、所在位置清清楚楚楚;在20畝地塊范圍內,安裝一臺智慧農業觀測儀,氣象數據、水稻長勢、巡田打卡數據實時上傳。據總經理鄒泰輝介紹,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可以實現精準決策、遠程操控、科學管理。
這里從水稻育秧到稻谷收割晾曬全程機械化作業。農忙農閑季節之分模糊了,收割機馬放南山,育苗機又粉墨登場。冬種進入高潮時,油菜苗盤碼放整齊,油菜用肥堆積如山,耕整機在大田里馳騁,兩臺安裝各種智能裝備的無人插秧機枕戈待旦。在擺放整齊的各類農機具前,省農技推廣中心部門專家說:“農業4.0時代已經悄悄來到,現在萬事俱備,只等5G。”
對于未來,鄒泰輝有新打算:繼續朝著“規模化、機械化、數字化、訂單化、綠色化”目標發展,年底前通過土地流轉把糧食種植規模擴大到2萬畝。
這是我省發展農業機械化的一個縮影。2020年底,我省農機總動力超過259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超75%,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80%,分別比“十三五”末增加390萬千瓦、9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特別值得欣慰的是,適宜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生產取得重大突破,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業機械化進入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時期。
智慧生態小鎮,童話般的旅游勝地
有著“上乘富饒,生態之都”美譽的上饒,文人墨客層出不窮,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此寫下“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千古名句,至今仍令人心馳神往。800多年過去,充滿田園詩意的上饒如何與現代科技文化相融合?
來到上饒市廣信區云谷田園生態農業小鎮,工人正在大棚里對農作物進行養護,各式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生態田園色彩斑斕,猶如童話世界。園區負責人介紹,云谷田園以優美的山水田園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為基礎,集精品農業、生態旅游、文化休閑、商業開發為一體,吃、住、行、游、樂、購多種業態并存,是農業產業融合的試驗地。
在網紅打卡地——高科技果蔬基地,這是中國南方地區規模最大、亞洲排名第二的連棟溫室大棚。基地全周期培育國內外60余種果菜類新品種,有的采用無土栽培技術,實現安全無公害;有的采用果樹限根栽培模式,實現了更高效的空間利用。在最讓游客心動的全息5D互動體驗區,可以體驗傳統耕作到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現代科技與農業的完美結合,同時對未來農業產生無限暢想。
在世界園藝之窗,主題花卉園可供游客休憩與科普,花海拾光可供舉辦園藝主題展等大型活動,四季果園、稻香園、花漾蕓集植藝中心、婚紗攝影基地都是游客流連忘返的絕佳去處。
省農技推廣中心部門負責人陳翔宇介紹,文化旅游產業與生態農業融合,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云谷田園以農業產業+旅游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推動“三產融合”,為實現“做強農業、造美農村、帶富農民”提供了生動的案例。
智慧營銷,生產與市場實現精準對接
農產品賣難是制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一大瓶頸。贛州被譽為“世界橙鄉”,在種植臍橙的數十年間,也曾遭遇臍橙賣難問題。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呢?
安遠縣是贛南臍橙生產大縣。他們在臍橙生產銷售過程中深刻認識到,造成臍橙賣難的核心問題是生產與銷售的信息不對稱。于是建立橙信通贛南臍橙大數據平臺,讓果農、果企、市場三者信息實時對接,實現數據采集、匯總、比對、分析等功能,成為果園經營的“指揮部”、產業發展的“參謀部”。
該平臺是我省首個單品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也是國內柑橘產業首個大數據應用平臺。包括柑橘價格指數發布中心、產業信息服務中心、大數據線上平臺交易中心、數字化物流平臺等,覆蓋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
平臺執行總經理管永基打開手機端APP,一邊演示一邊介紹,平臺實現數據可視化,電腦端和手機端數據同步。果農可通過平臺采集信息,申領數字果園證,只需一部手機,便可隨時隨地無償享受各種數據服務。可觀看農技課堂,實現病蟲害圖譜、病蟲害自主預警申報,享受專家問診、農技服務、金融服務、果品銷售等50多項服務功能。
農產品分級是精準對接市場、提高農業效率的重要途徑。在臍橙分選加工基地,3萬平方米的分選線只有10名工人,智能化機器通過自動駁運系統來回運輸,默契配合,對果品的重量、大小、色澤、瑕疵、糖度、酸度等多項品質指標進行無損檢測和智能化組合分選,并實現倒果、清洗、殺菌、保鮮、分選、填框等過程……每道工序銜接流暢,速度快、效率高。
物流企業通過大數據在平臺派單,智能匹配臍橙加工企業,實現按流向攬件,降低了攬件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提高了果農效益。僅此一項,為全市果農和電商企業增收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