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時間的洗禮,安防機器人解決了“從哪來到哪去、市場定位”等問題后,正開始走進大眾視野,在園區、小區、機場、廣場等場景亮相。
隨著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迅速發展,產品結構呈現優化態勢。截止到目前,中國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其中工業機器人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顯著擴展。
在疫情之前,機器人的使用已經在增加。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的報告,專業服務機器人在全球的銷售額在2018年到2019年之間已經增長32%,至112億美元。
“十四五”期間,中國機器人市場產業規模將持續增長。其中,工業機器人的年產量將翻倍,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提高。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擴大,加深與智能醫療、智慧家居、智能安防等領域的融合。
2020-2025年,機器人行業整體復合增長率穩定在22%左右,預計到202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402.5億美元。
智能安防機器人發展強勁
作為智能機器人的大應用市場之一,安防機器人同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尤其是對于非結構化的場景需求來說,隨著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安防機器人正為業界提供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中國擁有著機器人產業完整的產業鏈條,因此,守著億萬級的安防市場蛋糕,在國家天網工程和雪亮工程的大環境下,結合著中國機器人完善的產業鏈條,安防機器人可以說站在了產業和行業兩個風口上。
具有巨大需求缺口的安防行業,似乎正成為服務機器人的新方向。安防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視頻監控和安保人員,成為無人安防領域的一種選擇。在一些特殊作業領域,借助智能機器人的可以移動特征,可以有效監測環境中出現的異常情況。
然而,技術落后、功能不能匹配安防行業,也為安防機器人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困難模式。
僅僅是巡邏遠遠不能滿足安防行業的需求,在接下來的三四年間,我國安防機器人也從功能單一的巡邏類機器人增加到了監控類、偵查類、排爆類和武裝打擊類多種類型,應用領域也從工業生產擴大到巡檢安保、樓宇監控、反恐應急和智能家居等多個方面,發展速度和探索進度不斷加快。
安防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
從市場競爭上來看,目前我國的智能安防機器人還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尚未形成極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這也為眾多想要進入者提供了市場準入的機遇。
有行業人士分析表示:“安防機器人門檻較低使得很多中小企業涌入市場。安防市場傳統量級規模較大,但競爭也尤為激烈,為追求創新打差異化戰,機器人成了一些企業市場營銷的“救命稻草”?,F階段安防機器人功能還比較單一,裝個攝像頭,能走、能語音能報警就行,距離真正的智能機器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AI的最佳載體,安防機器人有扮演角色,可以替代人的部分工作及危險性工作,而不是單純的產品。未來不知道有多少家進入,也不知道有多少家退出,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有參與就有競爭,相應的產業鏈也將更加完善,綜合成本的下降也將有利于市場打開。未來的安防機器人如果能夠取代人工做不了的工作,比如高危、高精密、高強度工作,市場前景會相當可觀。
四大挑戰制約發展
隨著安防機器人成本逐年下降,與人力成本上升曲線出現交叉點時,機器人規?;娲斯さ默F象也將爆發。但現階段,安防機器人在市場推廣過程中仍然有很多掣肘其發展的因素存在。
1.成本居高不下
據悉,目前安防機器人市場報價20萬—100萬不等,價格的不同是因用戶需求配置相關技術所致,同時,機器人配備的激光雷達、運動控制、AI算法等成本較高。整體來看,目前機器人本體開發等雖然占了很大的成本,但長遠看成本還會繼續下降,預計未來機器人價格每年將有20%—30%的降幅。
2.人才匱乏
雖然安防機器人很小,但其集高精尖技術于一身,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電力、無人駕駛等技術。目前業內全部都懂的人才極為匱乏,需要企業慢慢培養,但同時又存在被“挖”風險。
3.行業風氣浮躁
所謂成也資本,敗也資本。近幾年資本的助推下行業出現畸形發展,逐漸呈現互聯網化,使得行業心浮氣躁,人員能力不強但工資很高,對企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現象。企業應該靜下心來,專注于找好自身定位,做好產品,克服障礙,再去進行業務延伸、場景開拓,而不是跟著“風”走。
4.投入很大、產出很小
這已成為目前在經營安防機器人市場企業最大的問題,作為行業初生期的玩家,他們需要解決好技術問題、人力問題和最重要的資金問題,能否渡過這段黎明前的黑暗,已經成為他們扭虧為盈的關鍵。
新基建為安防機器人提供新的應用場景
縱然在發展過程中有著諸多困難。但廠商們還是在堅持,原因自然是他們看到了安防機器人的發展潛力。事實上,隨著我國新基建的開展,智慧工業正成為安防機器人應用的市場。
國家能源調配、原料調配的問題,在疫情和氣候的影響下正在快速凸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基建七大任務中就特別提到了特高壓和工業互聯網建設。因為這些一般工作人員難以進入的高輻射、高壓、高溫場景,正是智能安防機器人完美的落地場景。
以特高壓為例,我國特高壓密集輸電通道承擔著向全國輸送電力的重要任務,是國家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高速路”,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既然是這么一條電力輸送的“生命線”,那么其維修和維護就至關重要,然而有些特高壓電線經過山谷、河流、甚至無人深山,尋常維修人員很難深入其中維護,而檢修監視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安防機器人身上。
事實上,目前很多高危高壓的變電站、服務器機房、工業園區都是智能安防機器人應用的重要場景。這些場景人與事變化很大,對設備的運動導航、路徑規劃、避障方面也有著更高的技術要求。
雖然目前還難以得到成熟商用,但有調研報告指出,隨著服務機器人相關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優化,安防機器人的產品成熟度將繼續提高,預計2021年后市場出貨量將得到快速增長。
有業內人士預計2021年安防機器人市場將進入擴展階段,并以每年約30%的增長率增長,預計2024年市場將達到近30億元,安防機器人的發展可謂是未來可期。
部分參考來源:中國項目工程咨詢網、太平洋安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