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生產基地、優質蔬菜產業生產基地、現代化蔬菜加工生產線和蔬菜釆后冷鏈處理倉儲基地……位于廣東省揭西縣東南部的坪上鎮,近年來在農業產業發展上邁出了新步伐。
為更好促進“校-地-企”多方聯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坪上鎮政府聯合華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華工鄉村振興院”)并攜手阿里拍賣等機構,于6月27日在揭西坪上鎮開展了一場“我為坪上代言,智慧坪上、一村一品”的拍賣直播活動。當天通過直播大宗拍賣方式,邀請鎮長、村長、社長、店長“四長齊發”為坪上直播,4小時共吸引近17.4萬人觀看直播,坪上鎮農特系列產品大宗拍賣量約625噸,成交金額約1223萬元,極大助力坪上鎮農產品的銷售。
通過直播拍賣方式銷售“一村一品”農特產品,這只是坪上鎮在智慧農業之路邁出的第一步。在積極探索引導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一村一品”的同時,坪上鎮堅持把生產種植標準化、技術服務專業化貫穿到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率先引入農產品溯源系統,實現智慧農業先行,將現代化農業技術運用到農業產業上,發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重要力量,引領坪上鎮的村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產品多樣
自實行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一村一品”項目之日起,坪上鎮就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益,切實走好特色農業發展之路。通過深入進行市場調研和論證,結合區位、土壤、水質、氣候等條件,精選優勢特色農產品,引進優質農業企業、成立合作社,實施土地開發整理,示范性種植高效益農業作物。目前已經培育了湖光村蔬菜、四新村番薯、四和村水稻、成全村葡萄、上倉村柑橘、潭角村柚子、新榕村蔬菜、尖田村番薯、五星村茶葉、員西村五指毛桃等10個“一村一品”項目和以蔬菜、青梅為主導產業的2個“多村一品”項目。形成種植規模大、產業全域化的農業生產模式,有效解決土地撂荒、丟荒、棄耕等問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了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專業
在農業產業管理上,坪上鎮加強與省農科院、華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技術專家的合作,并提供技術服務支持。為坪上鎮“一村一品”提供智慧農業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采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技術,借助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通過布設傳感器信息采集,集成物聯網成套設備等現代智能技術,并應用到果蔬種植過程中,實現果蔬種植環境的精準監測、精準化生產、資源高效利用、信息化流通,以此達成果蔬種植智能化。加大農業設施的投入,每一個農作物種植基地都配置無線綜合農業傳感采集系統,作物種植環境參數采集監控系統中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土壤基質傳感器、土壤肥力傳感器等設備,能夠檢測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水分、土壤 EC 值、氮磷鉀等物理農藥殘留參數,通過數智化監控,科學種植管理,使農作物達到國家級農產品各項品質指標,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無線綜合農業傳感采集系統應用到果蔬種植
除了創新建立產學研協同體系,坪上鎮還與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葉菜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楊暹進行深度合作,依托本地特色蔬菜產業,開展適宜本地區種植的蔬菜新品種選育工作,選育出4-5個產量穩定、品質優、抗逆性強的品種。研制出了5-10個特色蔬菜功能加工產品,打通產、供、銷鏈條,形成跨湖光、四新、員東、員西、五聯等5個村的優質蔬菜產業生產基地,促進了新技術、新模式、新標準的推廣應用,增強了農業科技含量和品牌帶動能力。
培育品牌
坪上鎮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把推行農業標準化與開發、培育、創建品牌農產品、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等工作結合起來,以產品質量培育、提升為主線,發展訂單農業、效益農業,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市場競爭力。
如揭西縣鴻霖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堅守高水平種植蔬菜的理念,管理水平在同行中始終保持在一流水準,質量口碑長期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占據高品質蔬菜首選之位,并注冊了“伍寸”蔬菜品牌。
創新銷售
為了給農特產品提供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服務,坪上鎮在阿里拍賣農林牧漁建立“坪上館”,這是阿里拍賣首個以“鎮”為單位建立的云品牌館。坪上鎮充分發揮互聯網和電商平臺的作用,策劃“坪上優選”優質農特產品平臺,并發起“智慧坪上、一村一品”拍賣直播,邀請各類專家和主播為首次“觸電”的農戶進行免費的電商孵化培訓,同時聯動順豐速運等機構,為坪上鎮農特產品定制優惠方案,讓銷售模式逐步向“智慧化”前行。
“智慧坪上、一村一品”拍賣直播系列活動由揭西縣坪上鎮政府、阿里拍賣、華工鄉村振興研究院、廣東方略、星煜文化傳播、潮念文化等機構攜手呈現,以“大宗拍賣”形式,創新區域特色農產品電商銷售模式與品牌建設推廣,在農產品現有時限內,實現供需迅速匹配、價值最大化,將安全、質量與品牌價值向消費者有效傳遞,助力鄉村振興。
坪上鎮通過“一村一品”品牌的示范帶動,充分發揮農業產業龍頭帶動作用,積極打造特色農業,打響品牌效應,切實把全鎮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實現鄉村振興與現代農業產業化高質快速發展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