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四個“世界孤獨癥關注日”。記者從華為獲悉,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日前與華為云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全面推動兒童孤獨癥智能診療的AI算法研發和相應的應用平臺建設。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兒童,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數據顯示,全球孤獨癥發病率呈不斷增高趨勢,中國有數億名兒童(14歲以下),當前全國兒童精神科醫生缺乏,婦幼保健院覆蓋面廣但對孤獨癥兒童的專業篩查能力不足。同時,日益升高的患病率與醫學診療手段的缺乏,使其始終停留在行為診斷、行為矯正階段。
根據協議,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韓濟生院士/張嶸副教授課題組攜手華為云EI創新孵化Lab腦科學團隊,將在云計算、AI等技術驅動下,成立“聯合創新課題組”,以智慧AI醫療為主要聯合創新方向,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全面推動兒童孤獨癥智能診療的AI算法研發和相應的應用平臺建設。
據悉,基于云的AI輔助診斷和配套干預技術有望緩解專業醫生和康復人員的短缺現狀,有助于醫護人員的能力輻射和拓展到醫療、行為矯正資源匱乏的邊遠地區。
1月初,雙方與電子科技大學Keith Kendrick教授、蔣希副研究員課題組合作的“孤獨癥智能診斷與精準治療一體化創新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獲得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醫療器械組一等獎。
后續,聯合課題組將在華為云AI腦科學平臺上共同打造“孤獨癥智能診斷與精準治療一體化創新平臺”,將系列研發成果集成上線并進行服務推廣和應用,期望在未來能夠有效降低國家和家庭在孤獨癥診療方面的社會成本,用AI守護“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