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截圖
浙江正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杭州近日在數字經濟領域再斬獲一塊“國家級”招牌。
2月20日,記者從杭州市經信局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支持創建北京、天津(濱海新區)、杭州、廣州、成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堅持應用牽引,開放場景帶動產業落地;堅持改革創新,用新思路新機制激發活力;堅持部省聯動,優勢互補形成工作合力;堅持特色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智能經濟。
杭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杭州將充分發揮城市數字治理、先進制造等方面的基礎優勢,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城市管理、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領域的應用。通過改革創新舉措,積極探索符合國情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與路徑,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安全可靠推廣,著力打造城市數字治理方案輸出地、智能制造能力供給地、數據使用規則首創地。
為有效推動先導區建設落地,杭州將著力在城市智能治理、賦能制造轉型、數據規范使用等方面深化探索實踐,為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提供“杭州樣本”。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高新區(濱江)為核心,推進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蕭山信息港小鎮、蕭山機器人小鎮、浙大科技園、工業互聯網小鎮、大創小鎮等六大園區協同發展。
根據杭州市制定的目標,到2023年,杭州人工智能總體發展水平達到全國領先、國際先進,城市數字治理模式創新取得顯著成果,智造賦能能力獲得明顯提升,數據“采集-交易-使用”過程得到有效規范,公共服務平臺基礎支撐能力更加有力,以杭州都市圈為核心輻射帶動長三角乃至全國人工智能產業能級躍升,以行業融合應用為引領的人工智能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速貢獻。
近年來,杭州堅持把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建設“數字經濟第一城”和“數字治理第一城”的重要內容,形成了較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這是杭州此次入選先導區名單的重要基礎。
目前,杭州人工智能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和典型企業達523家,人工智能算力和專利數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二,產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梯隊,已初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企業梯隊以及“雙核多點”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
此前,杭州已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人工智能“兩區”有何區別?“試驗區偏重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先導區偏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化。”杭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