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城市智慧化程度的新模式。而邊緣計算擁有的低時延、高安全、大容量等優勢,能夠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高效的網絡計算體系架構,對于智慧城市建設有著重要價值。
邊緣計算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優勢
邊緣計算改變了原先大型任務在中心節點進行分析處理的模式,將其分解為多個更易解決的子任務,并在服務終端就近處理,從而實現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同時降低云端壓力,因而能夠滿足數據實時處理、智能應用快速響應以及安全隱私保護等需求。
容量上:減少云端數據傳輸
美國思科公司預計,全球設備產生的數據量將從2016年的218ZB 增長到 2021 年的847ZB。將大量連接設備產生的數據傳輸到位置較為集中的云服務上,需要超大帶寬和回傳容量。而如果由邊緣服務器對本地數據直接進行處理,減少與云端服務器的交互,能顯著降低所占用的網絡帶寬,從而減少進入核心網絡的流量消耗和云計算中心的算力損耗。
響應上:就近實時計算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資產,實現對數據的實時分析與操作至關重要。云計算需要將數據上傳到中心節點(通常是數據中心)進行存儲和處理,而邊緣計算能夠將算力部署在網絡中離各個操作邏輯最近的地方,提高對數據的實時處理能力。
安全上:本地化數據保護
邊緣計算在本地或邊緣節點上對數據進行收集處理,重要敏感的信息不必經過網絡傳輸,從而有效避免了隱私泄露問題。此外,物聯網設備很容易受到網絡攻擊,邊緣計算的分布式架構天然具有抵御這種攻擊的特性,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容錯性。
成本上:避免遠距離傳輸
邊緣計算能夠避免遠距離傳輸大量數據,減少帶寬占用,從而降低這方面成本。此外,很多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實質上無關業務,不必傳輸到云計算中心進行處理,利用邊緣計算可以降低這方面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邊緣計算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場景
智慧交通
在城市的交通管理中,高清攝像頭已被廣泛應用于違章取證、路況監測等,由此產生大量圖像和視頻數據。運行在邊緣服務器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統能夠實時獲取和分析數據,根據實時路況來控制交通信息燈,以減輕路面車輛擁堵,極大地優化交通秩序管理和提高交通運輸效率。
智慧農業
農業物聯網技術是實現智慧農業的有效手段。邊緣計算能夠很好地解決偏遠地區網絡帶寬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物聯網感知,將溫度、濕度和光照等環境信息進行全面的感知和互聯,并服務于農業生產的各個場景,從而提升農業效益、助力農業生產數字化和智能化。
智慧家居
智能家居系統利用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如溫濕度傳感器、安防系統、照明系統)實時監控家庭內部狀態、接受外部控制命令并完成對家居環境的調控,以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在這方面,邊緣計算可以將私密數據推送至家庭內部網關進行處理,減少數據外流,從而降低數據外泄的可能性,提升系統的隱私性。
智慧社區
現代小區通常為了滿足安全管控的需要,布置大量的攝像設備。通過邊緣計算,這些攝像設備不僅可以對人員、車輛進行監測,做到全結構化分析,還能實現外來人員報告、小區異常情況警示、公共安防隱患清除等小區管理工作。同時對于共享單車停放、寵物管理等常見的社會管理痛點和難點問題,也能通過前端攝像設備感知反饋到管理部門,為管理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智慧醫療
在醫療領域,數據實現快速響應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蓬勃發展的遠程醫療服務。在遠程醫療的實施過程中,傳感器利用邊緣計算可以實現快速響應,從而助力醫療工作者進行精準快速診斷。同時醫療行業的邊緣協作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比如流感暴發的時候,如果醫院作為一個邊緣節點與政府部門、醫藥公司、藥房等多個節點進行數據共享,把流感癥狀、實時感染人數、治療成本等信息進行共享,就可以幫助政府迅速提高相關地區的流感警戒級別,采取措施控制流感的蔓延;幫助醫藥公司提升相關藥品生產的優先級,保證藥品不斷供;幫助藥房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采購計劃,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我國邊緣計算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情況
雖然邊緣計算在中國仍處于起步階段,但試點部署和生態合作方面已領先于多數國家。根據中國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的數據,我國100多個試點項目分布在40多個城市,涵蓋了多個行業和應用場景,包括智慧園區、智慧港口、智慧交通等領域。
其中,智慧城市為邊緣計算在中國的部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GSMA智庫的調查顯示,眾多受訪公司認為保障、安全和監控以及交通管理是我國近兩年邊緣計算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點應用領域。為響應“十三五”規劃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要求,各地紛紛提升城市智慧程度:中興在上海的智慧城市項目中,采用多層物聯網平臺架構提供了智慧路燈、空氣質量監測等方案;大唐移動將MEC與C-V2X相融合,打造了福建廈門的智慧交通項目;地平線公司利用邊緣計算實現不侵犯隱私的人臉識別功能等。
推動邊緣計算應用于智慧城市的措施
完善產業政策
目前我國適用于邊緣數據中心的政策法規幾乎完全基于云數據中心的法規,使得政策法規的適配性較低。同時,邊緣計算部署的各部分缺乏明確標準,阻礙其規模化應用。因此,在邊緣計算賦能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中,政府要推動制定清晰明確的邊緣計算應用標準和監管政策,例如保證更低的電費標準以加快基礎設施部署,與企業加強合作以共同開發標準的邊緣計算技術、接口和應用程序等。
夯實安全基礎
智慧城市對提升基礎信息網絡能力、保證核心信息系統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邊緣計算賦能智慧城市的進程不斷深入,任何一個層面的安全防御被突破都可能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因此完善邊緣計算的安全保障體系尤為重要。應根據不同層面的特征,統籌考慮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安全運營等因素,設計制定個性化的安全規則,配置部署針對防御全層次的定制化安全防護機制,為賦能智慧城市夯實安全基礎。
構建生態體系
在邊緣計算賦能智慧城市的建設進程中,需要打造足夠開放的生態體系。推動構建一個涵蓋政策、技術等方面,能適應各城市領域需求動態變化的標準規范體系。例如,不僅要明確最適合邊緣計算的部署模式以推動其標準化,還應考慮將邊緣計算融入更為廣闊的5G投資藍圖,成為未來5G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強市場推廣
在推動邊緣計算自身發展和應用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應該進一步重視市場推廣在其中的重要程度。首先,應當增加對潛在邊緣計算應用案例的關注,例如,將邊緣部署納入政府多年建設計劃中;其次,應當升級產業合作,將合作范圍擴展到各垂直行業,讓更多相關行業的公司參與進來,以增加邊緣計算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