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走進義烏科創園內的浙江萬博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埋頭操作電腦。一系列代碼下,義烏工業數字化平臺初見雛形。目前,該平臺已經完成需求調研,正在開發經濟運行分析模塊,預計整個平臺11月底能投入試運行。
大企業一定是優等生?納稅大戶一定更獲青睞?畝產效益評價改革改變了人們的這種認知。工業企業的好壞不再由規模等單一指標簡單判定,而是以一系列指標綜合評價。義烏作為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首批試點縣(市、區),自2014年推行此項改革以來,歷經6個年頭,已經從探索期步入攻堅期。
如何讓這項改革進一步深化,真正讓其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今年6月,義烏以政務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建設義烏市工業數字化平臺。
畝產效益評價主要通過對企業單位用地稅收、主營業務收入、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全員勞動生產率等多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輔以相關加分、提檔、否決指標。整個評價過程,數據采集至關重要,需要統計、稅務、環保、市場監管、自然資源與規劃、科技等多個部門的數據,多達幾萬條。
“工業數字化平臺將建設針對畝產效益評價工作的評價中心,歸集這些部門數據,通過構建評價模型,完成針對占地3畝以上工業企業的畝產效益評價。”平臺項目負責人方招表示,這樣一來,既能快速有效得出評價,同時也能讓結果更科學。此外,這個評價中心還將建設“模擬評價”功能,企業可根據自身目前的經營狀況填寫評價指標,利用前一年的評價模型進行“模擬評價”,提前預判自身在行業內的大致定位,為以后的經營方向提供參考。
目前,義烏市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95%以上,“小微”活,就業旺,經濟興。在“畝均論英雄”的背景下,許多小微企業無法滿足畝產評價的要求,發展空間受限,如何推動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也成為當前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將‘畝均論英雄’改革向生產服務類領域延伸,分類研究制定小微企業園畝產效益評價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產業平臺集中,也是接下來的改革方向。”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工業數字化平臺將建設小微企業園區管理模塊,建立小微企業園區電子地圖,從企業管理、房源管理、物業管理等方面實現園區數字化管理,引導企業入園集聚化、規范化發展,為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