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記者走訪首府多家企業發現,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產業,不僅為新疆制造業企業打開了“智慧之門”,也按下了用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快捷鍵”。
隨著信息化深入推進,數字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滲透、深度融合和應用,推動了新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促進了新疆特色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
記者從自治區工信廳了解到,2019年,新疆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深化應用,培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40余家,成功推廣10個大數據解決方案試點示范。
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TB-eCloud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接入光伏、風電項目容量超200萬千瓦,可對電站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全方位實時采集、高效傳輸、精確計算、智能處理及多維展示,高效、智能、便捷地實現光伏電站精準化、集團化、全生命周期的運維管理。
目前,金風科技主導參與建設的新疆工業云大數據創新中心正致力于將金風科技在新能源領域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成果推向傳統制造領域,將工業云和大數據服務全面貫穿在工業企業的日常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等全價值鏈環節。
新疆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兵說,隨著數字化、大數據帶來的便利,讓新疆產業數字化路徑愈加清晰,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硬支撐”。
據介紹,數字經濟分為三大部分,數字產業化,即信息通信產業,具體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產業數字化,即傳統產業由于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創新,利用數字技術完善治理體系,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等。
疫情防控期間,新疆數十家信息技術企業,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雙發力”,以“硬核”實力助力企業“加速跑”。
目前,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實現“店鋪外銷售”,也成了首府許多商貿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友好超市、匯嘉時代廣場、萬達廣場等傳統實體商超,也運用線上下單、線下門店發貨的新零售形式,在更大范圍內開拓銷售渠道。
今年,新疆進一步拓展數字經濟發展新空間,將加快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深化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生態構建、創新孵化能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將組織實施一批制造業“雙創”和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持續推進“疆企上云”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