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關鍵期,醫療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等協助復工復產
到目前,我國的新冠狀肺炎病毒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但疫情卻在全球范圍爆發,最先取得抗疫成效的我國引起了廣泛關注,近日還有外媒對我國在疫情防控中使用機器人的情況做了梳理。我國的遠程醫療機器人、送貨機器人、消毒機器人和巡邏無人機都為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了輔助作用。

一、四大機器人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的爆發為機器人創新應用提供了機會,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尋找更便捷、更安全的方法應對疫情的爆發,限制病毒傳染和擴散。
我國已經率先使用機器人和無人機對抗病毒,這也是技術創新的一大應用案例。
1.遠程醫療機器人
為了減少交叉感染,國內部分定點醫院在病房中配備了5G遠程醫療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支持下,醫護人員可以與患者遠程通信,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讓醫生觀察病人情況,獲取到重要信息,協助醫療救治。
2.送貨機器人
由于疫情具有人傳人的特性,將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到最低程度,則將更為安全。
國內不少送貨機器人公司都為一線醫院捐贈或定制了不同的送餐、送藥機器人。

除了室內送物,室外送物的快遞機器人也在隔離防控期間被大量使用。京東的無人車提供了“無接觸”快遞服務,美團也在部分地區使用無人車配送提供了無接觸送餐服務。
此外,很多科技公司還進一步拓展了機器人的服務范圍,研發了做飯機器人用于餐廳、食堂等。
3.消毒機器人
做好消毒工作是抗疫的重要一環,消毒機器人可以由醫生遠程控制發出紫外線殺死病毒和細菌,還能移動噴灑消毒噴霧。
除了殺死病毒隔絕接觸外,消毒機器人還可以取代人工,既節省了人力有提高了效率。
4.無人機
除了地上跑的機器人,天上飛的無人機也成了中國抗疫之戰的重要科技力量。
使用無人機可以在公共場所對人群聚集和沒有佩戴口罩的情況進行監督,還能24小時宣傳防疫知識。
無人機的另一個用途就是室外公共場所的大面積消毒,大面積噴灑消毒劑,極大的提高了室外消毒效率。
二、機器人協助復工復產
我國經歷了近兩個月的全面停工停產,眾多企業的生產銷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制造業大國,國內多家為全球企業提供產品和組裝的企業也受到疫情波及,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外媒報道,美國一家商會調查了中國109家全球供應鏈企業,其中近一半的企業表示為了幾周最大的挑戰是復工人員和產能問題。為了快速恢復產能,不少企業選擇了使用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人員接觸,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生產的連續性。
科技抗疫初見成效,技術創新未來大有可為
我國的抗疫之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可以為各國疫情防控提供經驗。疫情爆發時,如果機器人能夠最大的替代人類的工作,減少醫護人員的感染,就是科技最好的應用。
科技產品為這次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也體現了科技創新的力量。醫療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的出現,都會成為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