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認為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盡管當時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它是如何華彩,但是,這被看作是第一次提及“大數據”。
而到了2001年,美國格特納公司的分析師道格拉斯·蘭尼。首次從大數據特征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相對明確的定義,他強調大數據必須具備3V特征,即容量大、多樣化和速度快
2008年9月,《自然》雜志推出了名為“大數據”的封面專欄。
2009年開始“大數據”成為互聯網技術行業中的熱門詞匯。
2010年,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把大數據推到一個高潮階段。麥肯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技術體系和行業生態,關于大數據的定義也有了較大程度地拓展,當前大數據的含義也從數據層面向應用層面不斷發展。
從當前的技術體系結構來看,大數據技術涵蓋了從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到分析、呈現和應用的一系列環節,大數據技術體系也正在從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數據分析向數據采集和數據應用兩端發展,同時也出現了行業分工。所以,當前的大數據本身就代表了一個產業鏈,這個產業鏈的規模也將隨著大數據的落地應用而不斷發展和壯大。
從大數據的應用層面來看,大數據正在開辟出一個新的價值空間,這是大數據之所以被廣泛重視的重要原因。大數據的價值空間非常大,基于大數據的價值空間可以完成大量的創新,而這些創新本身也將推動大數據全面與行業領域的結合。相信在工業互聯網的推動下,大數據技術的落地應用將全面促進行業資源的數據化,這會進一步提升數據自身的價值密度。
對于行業領域來說,大數據的作用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讀,其一是大數據會提升行業領域的管理能力,當前基于大數據的管理模式正在從互聯網行業向傳統行業覆蓋,關鍵點在于價值衡量體系的打造;其二是大數據能夠促進行業領域的創新,這個過程也會促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落地應用;其三是大數據能夠為行業領域帶來新的價值增量,這個價值增量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關于價值增量的描述可以基于數據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模式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