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讓這個春節成為每一個國人心中難以承受之重。易傳染性讓每一個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被感染的對象,尤其是醫護人員面臨的壓力非常大。如果,我們在一些易傳播的環境中啟用機器人來進行替代的話,或許被傳染的可能性也會降低。事實上,我們看到,在這場疫情防控中,已經有一些智能機器人被啟用了。
據悉已經有移動消毒機器人在武漢、上海的抗疫一線進行臨床應用。在醫院的病房、門診或實驗室里,它們可以邊移動邊消毒;在社區里,它們能在5分鐘內完成200個電話,助力疫情排查;在重點區域和道路,它們不停喊話,作為民警搭檔,協助警務巡邏。
有消毒機器人將過氧化氫設備與機器人相結合,在機器人內部裝置消毒系統產生消毒氣體,而且在無人環境下能夠實現自主導航、自主移動,高效、精準地對室內進行360°無死角消毒防疫,還可以模擬人類自由移動的能力,代替人深入疫情嚴重區域,減少因為“消毒”而造成消毒人員感染傳播的可能。相比傳統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設備,可移動的消毒機器人可邊移動邊消毒,減少人工參與可能帶來一定的感染風險。

眾所周知,智能語音助手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這也是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以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一直在努力提升的領域,相應的智能語音助手的智能型也非常高了,在這次疫情面前,也被派上了用場。有的社區已經使用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借助人機對話的形式,在社區試點智能排查工作,讓信息收集得更快更高效。據悉,智能語音機器人可以在5分鐘內撥打200個電話,進行排查。它們可以與目標人進行多輪交互式會話,收集和確認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近期活動區域、近期接觸人群、近期癥狀等信息。確認完信息后,語音機器人會自動對信息進行分類統計,每天快速反饋統計結果。
我們在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些社區拿著大鑼走街串巷地宣傳,也有的村里通過大喇叭來播放要求村民不要外出的廣播,在這樣的疫情面前,宣傳是不可或缺的。據悉在一些公共場所,也有機器人在不停地喊話,“請大家帶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場所,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就醫。”這種巡邏機器人,和派出所的民警互為搭檔進行道路巡邏。這類機器人也是通過語音播報功能,提醒民眾時刻注意個人安全防范。而且,這類巡邏機器人還可以通過云端,將數據和圖像實時傳輸到公安后臺系統,巡邏機器人還能實現自動巡航。
在這場疫情面前,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公司都開始行動起來了,百度、騰訊、搜狗、今日頭條、阿里巴巴等等都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辟了很多智能化的服務,讓廣大市民在家中可以及時了解疫情,尋醫問診,查找最近的發熱就診門診,查找同乘車(同航班、動車)等等信息進行自我排查。這其實都是大數據應用的一種最直接的效果,此外區塊鏈、可追溯、云計算、AI應用等等都開始在不斷應用起來。

甚至我們看到還有機器人送餐服務,在一些醫院的隔離病區,出現了“您的菜在一層托盤,請取餐。”的機器人。醫護人員只要設置好路線、安放好餐盤,它就會穩穩地舉著托盤,到達指定的房間門口送餐。
此外,隨著返程的高峰期到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除了對疫源地人員的重點關注之外,如何加強對公共場所流動人群的排查與防控也逐漸成為重點。由于公共場所點位多、人員流動快,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排查人員的配備成為難點。在機場、車站、學校等公共場所,采用搭載可見光鏡頭與熱成像鏡頭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在該區域進行往復、大范圍的主動式篩查,發現高溫對象。被檢測人員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機器人將拍照留存顧客現場照片,并通過短信提醒管理人員,同時推送二維碼引導可疑癥者按照相應流程做進一步的報告和檢測。不過有效性還需要不斷提升。
此外面向小朋友的一些智能機器人,可以放在幼兒園入口處,能夠并行通過紅外熱成像、圖像識別、壓力等傳感器自動采集體溫數據,如果孩子有發熱情況,機器人會主動發出警示。這類機器人其實在疫情結束之后,也可以被廣泛使用。我們可以預計的是,在疫情過后,一些機器人應用應該被不斷完善和技術進行技術提升,市場需求并不會因為這次疫情最終的結束而消失,在AI應用,智能機器人延伸服務等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