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收治定點醫院內,醫患間的交叉感染?2月3日,3臺無錫產智能化配藥機器人設備連夜馳援武漢,將在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重點部門投用。
相關專家認為,該配藥機器人的使用,能減少配藥環境中非潔凈空氣與藥液的接觸,配藥護士手部與溶藥器芯桿的接觸,有效降低院感發生率,保護醫療人員與患者。
記者了解到,配藥是靜脈輸液的重要環節。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由配藥引發院感的因素中,未嚴格執行操作規范約占48.68%;配藥環境不合格約占30.26%;配藥人員手部衛生不合格長期忽略約占42.65%;配液中使用注射器病原菌檢出率達10.6%。
在我國,輸液作為一種常規治療手段,每年接受輸液的患者多達3億人。而在當下新型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治療中,降低院感率、避免疫情擴散,更是每家醫院的重中之重。
無錫安之卓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濤告訴記者,使用配藥機器人,藥物調配過程中操作人員不需直接接觸藥物,調配過程由機器完成,能避免藥物交叉污染和空氣污染。由于智能靜脈配藥機器人負壓下抽取藥物,還能避免人為污染以及藥液殘留,確保藥物安全調配,有效降低院感率,避免院感引起的住院時間延長。
通過智能化設備,機器人所配制的藥劑精準可靠,且能處理各種規格藥物,可按醫囑實現定量調配,避免藥物殘留、漏液,確保藥物時效性和有效性。醫護人員可以實現對配藥全流程的監管,使配藥效率提高5倍以上,節省50%人工成本。
“有如此強大的功能,歸功于配藥機器人一流的技術能力。”王海濤說,馳援武漢的機器人采用深度神經網絡學習算法,能夠自主學習并自動識別藥瓶,同時具有配藥誤差補償。另外,通過使用世界一流的點傳感器,配藥機器人還可以自動計算西林瓶內容積和調整壓強,從而完成定量抽取藥液。自旋體機械手在旋轉點同時針筒自轉,機械爪糾偏針頭,精準抽吸,藥物溶解度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