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行業里摸爬滾打的機器人創業者不在少數,當初憑借一腔熱血進入機器人行業,有的還在堅持,有的卻退出了。其中艱辛與榮光伴隨,在機器人浪潮中,痛并快樂的堅守。接下來,我們看看一些機器人創業者在2018年的感受。
機器人創業者所經歷的變化是巨大的,有的機器人創業者給出的2018年機器人感受是教育,創業者著重談到:2015年是機器人瘋狂的一年,四年后2018年,到了再次瘋狂的前夜,明天很美好,但是今年的冬天大面積寒流,機器人的救命稻草是教育!STEAM、競賽、教具、教學、教育,每一次春暖花開前的續命湯都是教育,這次也不例外,所以今年越疆很開心!明年是機器人的春天,大量智能自動化機器人會上崗,不再追求極致,不再追求類人,只要能人機協作互動引導客人自助辦理業務或者完成服務流程即可!2019年還有知識自動化機器人會大量使用,打電話、申報個稅、再弱智能領域出現虛擬機器人降低專業門檻,補充智力需求!人工智能落地知識自動化;機器人落地智能自動化,不要問我為什么,因為你那點毛利率,養不起幾個并不高效的員工!這是機器人創業者的肺腑之言,也是對機器人行業的呼吁,希望大家能抱團取暖,共同攜手發展機器人,挺過機器人寒冬。
在機器人集成應用深耕的機器人創業者在提到機器人集成應用方面的時候,感受頗深,給大家述說了自己的心里話:機器人集成應用方面,現象是一個字 亂,集成商能力參差不齊,為了獲得訂單拿下項目,壓縮成本,哪家本體便宜用哪家,項目一調試,效果太差,開始抱怨機器人本體質量不行,精度太差,本體廠家就嫌棄集成商能力弱,設計不合理,本體沒問題。然后留下一堆爛事,集成商默默折騰。目前在常見的應用場景下大部分國產機器人基本滿足生產工藝的需求,能完成,但是在陌生領域精度方面要求較高領域,采用國產機器人還應持謹慎態度。客戶方面分層嚴重,因為缺乏對機器人方面的了解,僅僅從展會或媒體方面獲得些信息,發現機器人的價格差距實在太大,同等機型的情況下高低價格差距在5倍,這就需要我們集成商來給自己一個定位,我需要選擇我為哪類客戶服務,追求質量?追求價格?追求實用?在應用層面上合理的機械結構設計,安全可靠的電氣控制設計才能使一個項目的集成系統完美。所以針對目前的市場狀況去教育客戶,解釋差距,仍是銷售人員在工作前期的主要內容。集成應用都是非標設計,缺乏統一標準,設計理念會有很大差距,價格差距很大,競爭激烈,市場混亂。這樣的機器人集成應用環境是給不了客戶信任感的,我們必須下大力氣,提升技術水平,提供服務水平,為機器人產業的崛起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只是其中兩位機器人從業者對2018年的感觸,我們必須在寒冬中把內功練好,把核心技術提升,更重要的是抱團取暖,把擅長的事情做到最好,協同發展,相信會在資本寒冬中取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