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度銜接,切實貫徹落實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充分交流智慧農業及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分享智慧農業成功經驗、診斷當前我國及廣東省智慧農業發展問題,11月23~24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在持續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各項工作之際,與廣州智能工程研究會合作主辦AI+智慧農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廣州智能工程研究會2019年年會。
會議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廣東省水禽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廣東高校智慧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承辦。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校長程萍,中國農業大學校務委員、原副校長傅澤田,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道亮、國際聯合倡議多邊合作組織顧問委員會主席Michele Genovese、歐盟環境與農業委員會原秘書長Roland等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會議并作精彩報告。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巡視員程志鵬、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副校長朱立學、廣州市科協學術部副部長張代春出席會議。會議由朱立學主持。

程萍在開幕儀式上致辭。她表示,當前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也成為農業發展的新引擎,在全球掀起一場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跨界融合的新農業革命。可以說,智慧農業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方式,智慧農業時代已經到來。她強調,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將秉承廣東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的開放精神,匯聚各方資源全力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智慧農業示范區,力爭在智慧農業應用上引領全國,為促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巡視員程志鵬在講話中表示,“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平臺應用,發展智慧農業,廣泛應用農業新技術,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副產品附加值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在會上作《智慧農業現狀與未來展望》報告時指出,“精準化施肥、信息傳感技術應用等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重點。機器智能貫穿整個農業生產過程,必須大力發展智能農業機械和設備,最大限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為期兩天的會議圍繞AI+智慧農業為中心,旨在通過分享智慧農業發展的相關科研成果,共同推動落實智慧農業應用研究領域的發展,為智慧農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與促進農業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研討交流以“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及政策支持”“農業感知系統與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與現代農業”“5G+、移動通信與移動互聯網”等為專題進行。

本次會議有力推動了智慧農業應用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開拓人工智能和現代農業的創新發展新思路和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為智慧農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