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害威脅農業生產與人類未來
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害蟲管理協會聯盟主席黃曉蕓指出,隨著氣候變暖、城鎮化進程加快及社會環境、生態的不斷變化,有害生物對人類社會造成了嚴峻的威脅。
今年,我國秋糧重大病蟲害已累計發生超過 13 億畝次。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植保統防統治分會會長王志國表示,如玉米的玉米螟、粘蟲和水稻的稻飛虱等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可能會造成 20 %以上的減產。
除了農業生產,蟲害泛濫還將使人類面臨糧食危機。據今年 8 月《 Science 》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玉米、小麥、大米是供全世界數十億人消費的主糧,未來可能隨著地球變暖、蟲害泛濫遭受災難性的減產,導致三大作物的損耗量相比現有水平上升高達 25 %。
無人機防控蟲害,尋求可持續發展
每年,我國用于病蟲害防治的化學農藥高達 25 萬噸。農藥濫用,破壞了農田的生態平衡,使得害蟲抗藥性增強,嚴重阻礙了害蟲防治工作進一步的有效開展。
一直以來,極飛潛心鉆研無人機植保技術與精準農業應用,實現了對蟲害的高效防治。極飛植保無人機的 iRASS 智能離心霧化噴灑系統,采用變量噴灑技術及下壓風場控制技術,實現精準噴灑,讓農作物均勻著藥,在節省農藥的基礎上,控制蟲害,確保效果。
此外,AI 農田處方服務也是極飛解決蟲害挑戰的一次創新嘗試。通過大數據及AI 技術,極飛植保無人機可僅對患有蟲害的局部作物區域噴灑藥劑。精準農業技術的推廣,無疑將極大緩解農藥濫用、害蟲抗藥性增強等嚴峻的生態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