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技術(VR)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仿真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是一門富有挑戰性的交叉技術前沿學科和研究領域。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
近年來,我國也出臺不少政策支持國內虛擬現實的發展。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曾表示,我國虛擬現實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將達到544.5億元。工信部將支持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籌備建設,促進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推動虛擬現實技術在制造、教育、文化等領域應用。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虛擬現實、機器人等智能產品層出不窮,不斷的融入人們的生活。伴隨著科技和產業生態的持續發展,推動著虛擬現實概念的不斷演進。
目前,中國虛擬現實仍處于初級階段,市場規模處在較小的水平,但市場規模增速非常快。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快速發展,三年間從15.8億元增長至52.8億元。預測,2019年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
目前,基于技術和產業生態的持續發展,虛擬現實的概念不斷演進。信息消費擴大升級和行業應用融合創新。
虛擬現實資本市場持續火熱,產品逐步進入大眾消費市場,應用領域不斷擴張,虛擬現實設備體驗不斷提升,內容逐漸豐富,用戶規模不斷攀升。數據顯示,用戶規模從2015年的52萬人增長至2017年的499.9萬人,三年間增長了447.9萬人。預測2019年中國虛擬現實消費者規模突破1000萬人。
在中國虛擬現實行業收入構成方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虛擬現實硬件收入達到4.7億元,軟件收入為1.7億元。隨著中國消費者的內容消費習慣逐漸養成,預測2019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軟、硬件收入將突破10億元。在虛擬現實終端無繩化的情況下,實現業務內容上云、渲染上云,成為貫通采集、傳輸、播放金流程的云控平臺解決方案。其中,渲染上云是指將計算復雜度高的渲染設置在云端處理。
硬件設備的迭代步伐逐步放緩和VR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成熟,內容制作作為虛擬現實價值實現的核心環節,投資呈現出增長態勢。衍生出體驗場館、主題公園等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受到市場關注。虛擬現實業務形態豐富,產業潛力大、社會效益強,以虛擬現實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
目前國內的虛擬現實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明確的領跑者,參與到虛擬現實領域的企業大幅增加,主要集中于硬件研發及應用配套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