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發展,萬物互聯的智能物聯網(IoT)時代正款款走來。傳統的音視頻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用戶的需求,推出先進的數字化和模塊化的音視頻技術及系統成為行業趨勢,各行業領域的技術和產品服務商也開始搶灘布局這個藍海市場。
6月2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聲網方面獲悉,其正式推出“靈隼物聯網云平臺”。據悉,該產品平臺專注于智能音視頻設備的低代碼、端到端開發平臺,提供完整的IoT場景化解決方案。
“音視頻物聯網的演進,從視聽上云、即時連接到目前階段需要隨時隨地的實時互動,發展過程中,實時音視頻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聲網IoT行業產品負責人侯云憶對記者表示。
門檻高、體驗差是行業通病
2020年,全球IoT設備連接數量首次超過非IoT設備。其中,在消費產品設備端,隨著網絡帶寬的提升、硬件性能的提升,超高清和沉浸式的新型多媒體終端設備快速增長,常見的有智能機器人、智能車載、智能手表、智能門鈴、智能門鎖等,而這些設備場景的互動都需要實時音視頻技術的支持,音視頻物聯網正迎來快速增長期,設備的“眼睛”和“耳朵”將無處不在。
雖然市場在高速增長,但音視頻物聯網的開發門檻依然很高。首先,對物聯網的從業者來說,音視頻智能設備面世前,需要面臨從芯片、模組到軟件方案選型時的平臺兼容難題;其次嵌入式、客戶端、管理后臺等一整套業務邏輯的開發周期也較長;同時音視頻體驗、網絡環境等性能問題成為難以逾越的大山。從用戶的角度,則是希望在可以快速連接設備的同時擁有流暢清晰的視頻和語音互動體驗。
以智能門鈴為例,想要完成該產品的開發,廠商常規的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自研物聯網平臺,需要面臨開發成本高、硬件方案選型難、開發周期長、產品上線慢的困難;二是選擇經典的IoT平臺,這種窄帶數據平臺,音視頻通常為附加的增值功能,又會面臨音視頻體驗差、平臺缺乏開放性、功能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總結來說,目前物聯網市場上,很難有一個“體驗好用、開發易用”的音視頻物聯網平臺。基于以上物聯網平臺開發門檻高、音視頻體驗差等難點,聲網推出了靈隼物聯網云平臺產品,有Turnkey、自定義兩種低代碼開發模式,為開發者提供一個端到端、低代碼開發平臺。據介紹,基于該平臺,開發者能在一小時內構建音視頻智能硬件的示例場景。
聚焦在物聯網視頻硬件研發生產的愛培科產品經理郭力為對記者表示,以前開發搭載適配硬件的IoT平臺,需要集成各個組件、移植SDK、優化CPU內存等。移植這種端對端一站式方案,確實能更快完成產品應用的開發和落地,降低研發成本和縮減上線周期。
智慧物聯的下一站
不過,物聯網業務依然存在諸多痛點難點,實時音視頻使用對產品的價值到底在哪?未來智慧物聯又將如何發展?
談及物聯網業務當下存在的痛點,博流智能科技產品市場開發總監杜瑞彬告訴記者,“當下物聯網行業存在三大痛點,一是產品鏈路太長,需要經歷硬件方案的導入到對接云平臺再到落地工廠進行產出;二是不同的硬件產品通過品牌商背后的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做的還不夠;三是智能硬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用戶場景。”
方塊連連總經理黃友誼則認為,以智能門鎖行業為例,該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因此行業都在拓展實時音視頻通話作為附加功能,但通話的體驗又很難保障。基于RTC技術,方塊連連可實現優質的遠程通話能力,小程序即可接入的方式也為用戶提供了便利。
而在元宇宙火熱的當下及未來,智慧物聯的下一站在哪?對此,侯云憶表示,物聯網將是元宇宙最重要的感知基礎設施,如果世界是元宇宙,實時音視頻就是其中的神經網絡,最終推動物聯網走向人機協同,人機共融。
亞馬遜云科技物聯網生態負責人田龍強則向記者強調說,實時音視頻本身能支撐更廣泛連接傳感器,能夠接入到各個產品中,不管是VR,還是未來的相關硬件產品,將會給用戶帶來體驗上的大幅提升。談及萬物互聯時,他指出伴隨萬物互聯的發展,用戶和企業對于隱私也越發重視,私域物聯網是行業目前重要的關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