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金融科技發展迅猛,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描述:“新金融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金融行為一定是融為一體,金融服務無處不在,就如同把一顆糖放進水中,糖看似消失了,其實是融在了水里,最終水變甜了。”
新金融的活水到底甜不甜,還得由咱們老百姓說了算。近年來,建設銀行近年來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努力讓數據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腿,刪繁就簡貸款審批流程,創新推出各種一鍵觸達的金融事項,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新金融活水的甘甜,實現了智慧金融。
科技加速跑,只為群眾不再折返跑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只有讓數據多跑路,才能讓群眾少跑腿。“跨省通辦”的背后,是金融機構服務平臺的全國一體化建設,是建行與全國各地區各部門信息數據交互共享的大格局、大情懷,更是上海建行人用心回應百姓需求和期盼的使命與擔當。
近年來,建行積極主動擁抱上海市“一網通辦”,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市大數據中心的關心指導下,加速推進智慧政務一體機改造升級,通過認真研究市民和企業的辦事需求,精心選擇全國相關跨省通辦輸入政務事項,努力將更多公共服務事項通過聯網平臺引入到上海全轄網點,實現即時連接和應用,讓銀行網點真正成了市民身邊的“政務大廳”,打造政銀合作新模式下的“一網通辦”全方位服務體系,有效推進15分鐘政務服務圈的構筑,不僅為“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也為優化上海地區營商環境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實現“跨省通辦”,“接通”是基礎、“好辦”才是核心。一方面積極推進政務事項的數據接入,另一方面用心聚焦政務事項標準統一和服務流程優化積極作為,將開展事項梳理作為“跨省通辦”的關鍵環節,不斷助力政府優化調整“跨省通辦”事項業務規則,明確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辦理時限等具體內容和要求,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的標準化、便捷化程度,大大改善區域間企業、百姓辦事體驗度。
截至目前,建行已參與13個省政務事項梳理,累計對接2.5萬個政府單位,梳理330萬項政務事項目錄、完成700萬項實施清單的標準化梳理。梳理優化后,平均辦事材料減少30%;辦理時間減少38%;跑動次數由原來的每個事項單獨跑一次轉變為一個主題多個事項跑1至2次即可,減少比例達60%多,為實現同一事項在不同地域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跨省通辦”讓千里之外變為一步之遙,老百姓感受到的不僅是節省往返路費和時間的喜悅,更讓他們切身品嘗到了新金融活水的甘甜。從踏進營業網點,到拿到自己的婚姻登記檔案,蔡先生只用了短短的10分鐘;從登錄手機銀行app提出申請需求,到60萬資金到賬,陳先生僅用了3分鐘;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網點,李先生只用了短短的5分鐘就拿到自己的社保繳費證明……
金融科技正在回應人民期盼。未來,建行將依托智慧政務一體機,進一步拓展延伸“跨省通辦”功能,讓“能辦”“好辦”“部分辦”向“便捷辦”“高效辦”“全能辦”轉變。
跨省通辦,讓公共服務隨人走
冬日午后,一塊“一網通辦-政務服務點”的銅牌吸引了張先生的注意。原來,在河北工作的他近日剛調入上海分公司,公司人力部同事告訴他需要辦理社保轉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詢問大堂經理是否可以辦理異地社保轉移。沒過多久,在大堂經理的指導下,張先生就成功提交了社保轉移申請。
“我原本以為要回河北辦理,沒想到在公司旁的銀行網點就辦好了,這個功能好!”張先生說。
這個功能好,好在它的簡單高效,好在它的通情達理。如今,在上海的建行網點,通過智慧政務一體機,將“跨省通辦”功能接入全國31個省份,實現首批跨省189個大類,1346個分事項上海本地辦理。據悉,本次首批試點上線的事項多屬高頻政務服務功能,覆蓋社會保障、公積金、醫療衛生、檔案證明、戶籍辦理、交管服務、稅務服務、公共事業、民政服務等多個領域,其中查詢類699項、辦理類268項、打印類47項,為市民提供各類政務相關信息的查詢,異地申請、登記、變更等在線辦理政務事項服務, 解決外省在滬人員各類資質證明及明細信息打印需求。醫保個人信息查詢、社保卡激活等社保類服務事項在網點格外受到廣大客戶的歡迎。
深受百姓歡迎,其實從某種程度上恰恰反映的是老百姓的熱切期盼。一直以來,像社會保障、公積金、醫療衛生、檔案證明、戶籍辦理、交管服務、稅務服務、民政服務等這些基本公共服務,由于技術和地域的限制,往往都圈定在特定部門特定平臺上運行管理,很難實現資源的共享共用,很難實現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期盼,上海建行率先在上線了1346項 “跨省通辦”公共服務事項,讓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讓廣大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在這個城市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截至目前,通過建行智慧政務一體機已累計為市民辦理“一網通辦”政務服務18.5萬筆。
隨“需”而動,新金融之水有點甜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金融和政務的融合,金融作為服務社會的美好事業,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在北京退役的復轉軍人劉先生,日前在浦東的營業網點查詢公積金繳費明細,意外得知社保繳交明細也都能夠便捷查詢打印,驚喜之情溢于言表;在張江營業網點辦理業務的張大媽,獲知在智慧政務一體機上還可以打印健康碼(離線碼),并且全市范圍都通用,這讓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張大媽格外欣喜,直呼沒有想到……
“沒想到、想不到!”“是驚喜、更是期望!”……金融服務隨“需”而動,智慧平臺應運而生。
為了給更多百姓帶來想不到的意外獲得感,建行積極主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持續強化數字化經營能力,努力把更多高效便捷的金融產品帶給人民群眾,創新推出了客戶自成長數字化經營生態系統“約惠魔都”。據了解,該系統在建行手機銀行app的“約惠魔都”專區,上面整合全行客群服務、權益優惠的活客平臺,讓客戶在手機銀行約惠魔都平臺中可以一站式獲得美食、娛樂、購物、出行等十大生活場景和代發、理財、個貸、信用卡、龍支付等五大金融專區服務,通過高頻生活場景“活客”,帶動低頻金融場景“盈利”,助力全行加強客戶在線服務能力。截至目前,手機端“約惠魔都”場景已為上千萬客戶提供服務,通過引入一碼通乘等高頻的生活場景,c端訪問量達1124萬,場景服務客戶111萬。
近年來,上海建行還緊緊依托金融科技力量和自身資源優勢,深度探索智慧社保,獨家打造上海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系統,為職業年金安全高效歸集保駕護航;充分發揮“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建融慧學”“安心養老”等社會化平臺防疫功能作用,推動上海市構建“線上+線下”社區疫情防控體系;獨家聯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打造“法寶智慧艙”,與司法系統共同探索“智慧庭審”、無紙化立案查案辦案的新模式;參與上海市醫院“電子票據”功能首批試點,開具市內首張門診收費電子票據,積極推動全市“互聯網醫院項目”和醫保電子憑證應用推廣工作;為上海海事局量身打造“政融支付+智慧海事”綜合解決方案,便利企業群眾在線繳費……
未來已來,未來可期。上海建行人將始終不忘初心之地使命榮光,心懷國之大者,不斷開拓創新,用更多有溫度、有情懷、簡單高效的金融產品來回饋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