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科技支撐革命老區建設,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技創新助力智慧農業,打造科技支撐型齊魯樣板的真招實招。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聯合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蘇州極目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赴費縣開展“我為老區人民做貢獻”的技術服務公益行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老區人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困難事、緊要事、煩心事,走好新時代沂蒙山之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今年臨沂市費縣武家匯村種植了1500多畝玉米,前期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8月份進入抽雄吐絲期后長勢總體較好。據我省植保部門預報,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重于常年。省農科院經作所植保團隊負責人趙鳴表示,中后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對于大斑病、褐斑病、蚜蟲、玉米螟、草地貪夜蛾、粘蟲等病蟲害的防控不能放松。針對當前玉米中后期防控用藥量大、環境污染重和人工進地施藥難的現狀,省農科院“舜耕科技”服務團經作所分團聯合拜耳公司和極目公司, 8月10日為全村的1500多畝玉米進行全免費公益性統防統治,基于綠色防控技術結合無人機藥械與高效藥劑的“技-機-劑”聯合作業,較常規防治減少用藥量25%-50%、用水量減少96.67%、4架無人機僅用一天多就完成全村玉米田作業。
此次活動是為老區人民謀福祉、辦實事的集中體現,通過“一噴三減”,實現“蟲口奪糧”,同時通過現場作業讓老區人民切身感受到科技促進農業生產的提質增效,從而提升農民的綠色防控意識,對推動當地農業增效、農村進步和農民增收具有明顯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