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微信公眾號+APP’隨訪服務系統,村醫到家里面定期檢查后,通過微信就能看到自己的身體健康變化,方便好用,免費還實惠!”水城區米籮鎮倮么村高血壓患者趙成會高興地說。
5月7日,水城區米籮鎮衛生院慢性病康復科負責人王娟通過“大數據+慢性病管理”系統的提示看到:趙成會到了隨訪檢查的日期。
當天下午,王娟與村醫楊銀便來到了趙成會家中,開展慢性病隨訪。
趙成會今年51歲,有4年多的高血壓病史,平時吃降壓藥控制血壓,村醫定期對其進行健康監測。
“趙叔,血糖6.1,正常。”
“血壓180,有點高。”
王娟和楊銀一邊檢查,一邊將病歷錄入手機APP,并詳細詢問趙成會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找出生活中影響血壓的因素,并叮囑趙成會改善生活習慣,按時服用降壓藥。
“這個系統像‘千里眼’一樣,遠在浙江金華務工的兒子,對我的高血壓情況一目了然,知道我的高血壓病情穩定,他們才能踏踏實實上班掙錢。”檢查完畢,趙成會說。
這套系統中的微信公眾號是“健康水城衛士”,APP為“醫事通”。“現在,我們每天上班都會打開系統后臺,查看村醫隨訪記錄,監測病人的隨訪情況。”王娟說,“如果發現血壓控制不滿意,我們要再次通知村醫進行第二次隨訪,檢測以后還是不滿意的,要通知病人家屬立即轉到上級醫院就診。”
水城區米籮鎮衛生院院長鄭海平說:“通過‘大數據+慢性病管理’模式,使全鎮慢性病的并發癥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慢性病導致的腦卒中等致死率較高的大病大幅減少,還減少了群眾就診費用,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的發生。”
據了解,米籮鎮衛生院2019年開始探索使用“大數據+慢性病管理”系統,對該鎮2224名慢性病患者的患病、服藥、治療等進行多角度測評。經過兩年多的運行,“大數據+慢性病管理”系統在該鎮農村慢性病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為群眾提供便捷的衛生健康服務,近年來,水城區積極探索構建以“縣域醫共體”為載體,建立基本公共衛生與臨床相融合的“醫衛結合”服務模式,以信息化應用為抓手,將公共衛生系統和臨床醫療服務系統互聯互通,積極探索“大數據+慢性病管理”,創建農村慢性病管理新模式,改變重“醫”輕“防”觀念,有效降低慢性病導致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農村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進入水城區醫療區域系統,在33個鄉鎮和街道衛生院進行推廣使用。
“建立‘大數據+慢性病管理’系統,使用‘微信公眾號+APP’隨訪服務模式,確保服務工作的真實性、準確性,方便老百姓查詢自身健康信息、服務信息,減輕醫務人員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讓群眾少跑路,提升群眾滿意度。”水城區衛生健康局局長王彬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