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大陸爺叔光顧高境鎮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頻率越來越高了。“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原來今年高境鎮在日照中心新建成了一個智慧健康小屋,老人可以接受體質檢測,血糖、血壓測試,還有家庭醫生咨詢等服務。
大陸爺叔說:“去醫院排隊體檢至少要半個多小時,現在不舒服的時候,可以用機器做個體檢,也就花十來分鐘。”在這里,除了傳統的日托、康樂活動以及公益便民服務外,還能提供多項為老服務,并通過云計算,與上海各大醫療機構聯網,出具老年人“個性化”健康報告。
這是寶山區高境鎮探索“智慧+養老”新模式的一個縮影。就在最近,高境鎮入選第四批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街鎮,也是上海入選的6個街鎮中唯一一個中心城區以外的鎮。高境鎮的智慧健康養老究竟好在哪里?記者一探究竟。
“黑科技”云集的長者照護之家
走進位于高逸路的高境鎮長者照護之家,是寶山區首家“5G”智慧長者照護之家,幾乎是一個“黑科技”云集之地。
門口的人臉識別系統,讓老人和家屬進門前先刷臉,通過才放行。高境鎮長者照護之家負責人陳文杰介紹,這里配備了愛護健康集中養護系統、遠程監護系統,全智能助行車、舒緩漂浮倉、微循環檢測儀、智能巡診體檢車等10多項智慧養老設施、設備。
比如,智能睡眠監控儀通過睡眠腰帶以5G的方式傳導到終端系統,能對睡眠中老人的各項生理狀況進行監控,對老人身體突發狀況實時報警。
滯留智慧報警運用在廁所中,老人在如廁的時候如果發生滯留,則會通過該系統連接到互聯網護理站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提供相應的服務與幫助。
智能漂浮倉通過沉浸式治療,以舒緩老人的心情,運用的水由地下15000米深開采出來,水的密度比為1:1.2,類似死海水,礦物質濃度高,可以將人完全漂浮起來,達到沉浸式體驗。一次療程大約在40分鐘左右。
室內裝有6處微波感應系統,如果老人摔跤將實時報警。甚至連藥箱也是智能的,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專屬藥箱,藥箱電子屏上顯示著老人應該吃的藥品以及下一次服藥時間。
每一位入住這里的老人都配有專屬手環,能精準掌握老人的實時動態,全方位監測老年人心率、呼吸頻率、上/離床時間、入睡清醒時間等,防范老年人臥床期間的潛在危險,實現集成管理、實時監測、異常報警、無延時語音連線等功能。
陳文杰告訴記者,前一陣子,他的遠程監護系統突然報警,顯示長者照護之家中有一位老人心跳異常,護理人員立即去房間現場查看,發現本就有高血壓的老人血壓有所升高,經120送至醫院,診斷后所幸無大礙。
今年80歲的胡老伯,6個月前摔傷了腰,開始入住高境鎮長者照護之家。他的老伴說:“家里實在照顧不過來,在這里吃飯、睡覺、洗澡都有護工幫助,房間里還有各種智能設備,萬一有啥情況,護工可以隨時知道,家里人比較放心。”而長者照護之家外,還辟有一塊小小的綠地和健身區域,這也是胡老伯家人看中的地方,“老人特別需要接接地氣、出來走走。”
從收費標準看,不少老人也表示可以接受。從六人間到雙人間,老人每月的費用在3000多元至5000多元不等,申請長護險之后,還可以減免一些費用。
保障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與供給高效對接
高境鎮長者照護之家一進門的地方,就能看到高境鎮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顯示屏,工作人員輕輕一點,鎮里各年齡段老人數量一目了然,長者食堂數、養老機構床位數、長護險享受人數等均實時顯示,點開各居委會頁面,每位老人目前的健康狀況、主要在哪就醫、主要照料者等信息全部列了出來。而這個平臺的信息,和鎮、居委會的電腦聯網,相關負責人可隨時掌握。
高境鎮副鎮長陳文娟說,目前,已把高齡獨居老人志愿者關愛、長護險享受、失獨老人愛心計劃、愛心午餐等多個為老服務納入平臺,通過有效管理和動態監控,實時記錄每一次為老服務軌跡和服務評價。今后,平臺將根據老年人口情況及需求,進一步對接社區各為老服務功能體,實現養老服務多樣化、個性化定制,推進供需主體精準對接。
在高境鎮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因為智慧健康小屋的存在,吸引了大陸爺叔等一批附近老人經常過來。記者看到,老人們只要一刷身份證,就可以現場享受測身高、體重、脂肪、血壓、血氧等服務,結束后可以打印出一張健康報告。還有一套國民體質自助檢測設備,可以在智能設備上坐一些諸如體前屈之類的鍛煉,并完成體質測評。
而設計中的高境智慧社區食堂,也將依托智能餐具,智能結算系統,能讓老人們吃得方便,吃得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高境鎮長者照護之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以及智慧社區食堂,都由愛護網這一第三方社會機構負責投資運營的,高境鎮負責提供場地,并承擔水、電、煤的費用。陳文娟說:“由第三方投資運營,也是高境智慧養老的特色之一,我們會在初期幫助企業減免一些相關費用,之后通過增加更多布點,讓企業攤薄成本,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業負責人也算過一筆賬,雖然智慧養老設備的資金投入較大,但是可以節約10%—20%的人力成本,長期來看,是值得的。
高境鎮鎮長高虹軍介紹,高境鎮常住人口15萬人,老齡化程度36.15%,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老齡化問題,基于兩年前就完成建設的5G基站等基礎設施,高境鎮啟動了“1+33+X”的智慧養老行動。
其中,“1”是指高境鎮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將作為數據中心和指揮中心,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33”是指33個社區的適老化改造,在擴大“銀齡e生活”、“老伙伴”計劃、“一線通”服務覆蓋面的基礎上,通過“適老房”綜合改造、老舊社區多層樓道安全座椅設置、特需老人智能安防系統安裝等一系列舉措,優化老年人居住環境;X是指鎮域內各為老服務中心、長照/日照中心、助餐點等各類機構的服務升級,將與市場化的專業機構一起,構建貫通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之間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將老年人的的“朋友圈”、“養老圈”和“生活圈”融為一體。
對于大家普遍關心的數據安全問題,高境鎮則通過成立本地的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并與提供智慧養老的企業簽署協議保障數據安全。同時,政府審慎監管,一旦企業出現問題時,根據約定,這些數據均由政府接手。
高虹軍表示,今后如何更好地運營和整合各類資源,通過“智慧+”功能升級,不斷完善為老服務“點—線—面”功能布局,實現對轄區內公共設施、公共服務以及公共管理的精細化治理,保障老年人群的服務需求與供給高效對接,也助力相關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高境鎮正在思考和行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