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2020銀川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智慧城市成果展覽于11月5日落下帷幕,這意味著今年的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圓滿結束。從10月31日至11月5日智慧城市成果展覽連續開展6天,共接待觀眾5.4萬余人次。本次智慧城市成果展覽,無論從展覽規模上,還是從接待數量上,都創下了銀川國際智慧城市峰會舉辦以來的歷史新高。
備受關注的銀川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展區(銀川館)在展會期間頗受市民青睞,成了此次博覽會期間的網紅打卡地。展覽期間,銀川館采用開放式設計,通過加強互動性,為市民們帶來多角度視覺感受及豐富多彩的觀展體驗,呈現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智慧。
銀川館綜合了智能終端、穿戴設備、信息化系統等多個展示內容,囊括了銀川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銀川應急管理指揮平臺、銀川網絡化管理平臺、銀川綜合治理平臺等10余個信息化智能系統,展示了大型植保無人機、枸杞田智能噴藥機器人、田間智能信息采集機器人、無紙書法練習桌、物聯網井蓋、VR景點導覽眼鏡等智能裝備30余種,展示的“黑科技”設備涵蓋了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監管、智慧農業、智慧能源等多個領域。
在現場,智能朗讀亭、無紙書法練習桌特別受觀眾歡迎,展覽期間前來體驗的觀眾絡繹不絕。寧夏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寧夏共享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砂型3D打印設備、寧夏遠航科技植保無人機等寧夏本土智能裝備也成了參觀市民最鐘愛的展品。牛舍環境傳感器、植物養份在線檢測儀、枸杞田間聲波驅鳥設備、智能無人車、驅鳥無人機、植保無人機等尖端展示,向市民們呈現了現代化農業的完美轉型。這些精密的尖端設備讓農業大棚、畜牧圈舍的氣體測量不再是難題,讓植物健康狀況檢測變得簡單,也讓田間地頭打藥、撒肥、撒種變得智能。
6天時間里,博覽會得到人民網、新華社、中國日報等幾十家國內媒體關注。智慧銀川在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風靡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