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河北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在保定安國市舉辦,在大會舉辦的“中藥生產全程追溯體系構建與實踐”“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多位專家們對中醫藥守正創新,和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中藥種植的運用等多個話題進行探討。
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廖福龍介紹,現代中醫內科學的發展,要融入現代科學研究,還要學會總結方法,豐富已有的中醫藥理論數據庫。他進一步舉例,陳可冀院士等團隊有關活血化瘀的研究,在臨床診斷中納入了多項實驗室檢測指標,也研究出冠心病的有效活血化瘀方藥。張伯禮院士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總結的SARS發病特點和證候特征、病機及治療方案,被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SARS中醫治療方案》收錄。今年,中醫國家隊在武漢治療新冠肺炎的實踐,進一步豐富了中醫治療瘟疫的理論和方藥。
廖福龍還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助力中醫藥發展。比如,可以對中醫藥經典精華數據化挖掘,包括中醫藥的標準化,如證候、病名、藥名、方劑名等;或是對名老中醫經驗整理,建立專家系統和中醫互聯網診療。
對此,中國中藥協會中藥追溯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成都中醫藥大學數字醫藥研究所所長溫川飆提出“區塊鏈中藥追溯”的方法。“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他表示,這些特點可以保證運用區塊鏈的技術下的中草藥追溯體系是安全、透明的。
北京新望本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富博士表示,通過溯源服務,可實現全產業鏈條的數據貫通,實現政府質量監管、各環節利益兼顧、產業協同高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