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穩莊鎮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走進王穩莊鎮中化現代農業MAP天津示范農場,看到清一色的水稻長勢喜人,2萬畝稻田里卻不見勞作的身影。從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到提質增效的現代農業,中化現代農業正是以科技為支撐的智慧農業的縮影。近年來,王穩莊鎮積極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依靠科技助力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產業綜合競爭力,助力鄉村振興。
智慧農業涉及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中化現代農業MAP天津示范農場集合平臺可以說是智慧農業的“大腦”,遙感巡田、精準氣象、病蟲測報、智能灌溉、土壤地力……隨著屏幕不斷切換,各項農事記錄一一呈現。
這里每一個售出的稻米外包裝上都有一個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準確了解水稻種植過程的全程管理,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放心。同樣,一個完善的種植記錄對于后續的種植決策分析與種植方案的優化也至關重要。中化現代農業天津技術服務中心2018年落戶王穩莊鎮,利用MAP智能系統擁有了完整的種植數據,以及相關的環境數據,包括天氣、地塊、遙感等數據。通過詳細記錄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各項生長指標,比如株高、莖粗等,通過這些指標的變化情況,監控作物的長勢健康狀況,依托這些數據進一步優化種植方案。
該中心相關負責人陳瑜在中化現代農業MAP天津示范農場集合平臺前調取相關情況并介紹說:“在一個種植季開始以前,我們首先要利用遙感監測和樣點測土對土質進行氮磷鉀含量分析,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含量分布圖。同時對當地水分進行監測,然后根據去年種植數據得出來今年的種植方案。我們2萬畝的稻田只有13個管理人員,農藝師利用遙感系統對水稻長勢進行監測,通過顏色變化圖可以很直觀的看出有問題的區域,提高了巡田效率和精準度?!?/span>
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項設施,中化現代農業MAP天津示范農場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田間的智能灌溉系統可以自動根據水位值灌溉,也可以在手機或者電腦上遠程操控,在精準灌溉的同時節省了人工。田間安裝的高清攝像頭,結合遙感可以做到遠程巡田,實現對田間苗情、長勢、災情的實時監測。田間小型氣象站作為氣象數據補充,也為精準種植模型的開發提供了數據支撐。同樣,在播種環節,無人插秧機也配備了測深施肥裝置,插秧、施肥一次完成,工作效率提升了50%。陳瑜說:“去年,在水稻種植中后期,我們利用衛星和無人機遙感技術進行產量評估,準確率達到90%。在形成的產量地圖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農事記錄、土壤測土數據、施肥數據,對下一個種植季的種植方案進行優化,持續提升種植效益?!?/span>
智慧農業發展需要一批高素質的科研人員和科技推廣人員。沒有現代農業科技知識推廣與應用,沒有現代農業科技人員的培養,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智慧農業的發展。
與中化現代農業MAP天津示范農場比鄰的是落戶于王穩莊鎮的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如畫的萬畝稻田不同,這里是一塊塊水稻試驗田,稻田雖小卻品類眾多。
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打造“優質粳稻”育種繁種研發基地,建設國內外首家以粳稻為特色的種質資源創新中心,并將成為“優質粳稻”種源輸出窗口。在實驗室中,科研人員將從試驗田中取回的水稻進行逐項檢測,選育高產的良種。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于忠亮說:“我們的小站稻骨干品種天隆優619屬于粳型雜交水稻品種,具有抗性強、品質優、抗倒伏、籽粒飽滿、產量高等特點,廣受好評?!?/span>
科技引領農業產業實現蝶變,王穩莊鎮也在加快推進小站稻全產業鏈發展,實現小站稻品種和種源可控、綠色集約生產、高品質米業在西青聚集,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