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珠灣起步區工程管理信息系統上線試運行,該系統集“作業、管理、決策”于一體,實現工程項目從立項、設計、施工、驗收到綜合評價的全過程管理及綜合呈現,同時協同溝通機制及政務一體化平臺,減少過程耗時,提升協同效率和執行能力,為城市規劃及項目設計提供科學決策支撐。
該工程管理信息系統設置有項目信息匯總、進度管理、投資管理、設計管理、施工管理、協調管理等功能模塊,通過創新工程項目網格信息化管理理念,依托大屏幕設備,基于地圖的網格化管理理念,實現建設項目從宏觀到微觀的逐級、分層次綜合呈現。
多維度呈現數據
“秒讀”工程進展
小南了解到,該系統計劃打通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綜合信息平臺、三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及各施工單位智慧工地系統的技術壁壘,把“數據不落地”思想貫穿到業務協同和政務協同的始末,為明珠灣管理局及工程各參建單位的數據共享提供技術支撐。
資料圖
在數據呈現上,該系統借助BIM效果將工程規劃、開發建設、施工進度各階段通過時間、空間和現實效果三個維度動態展現出來,并支持自動生成數據報告,真實反映工程進度和質量,為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解決管理層決策支撐信息少、依賴經驗式決策等問題。
為了進一步管理和監控工程建設,該系統正式運行之后,將以“動態無人機+固態攝像頭”組合形式對工地現場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實時監控,為檢查部門和施工單位及時發現問題和及時糾錯提供技術支撐。
資料圖
明珠灣智慧“天羅地網”
逐步鋪開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
以“健康碼”“紅外線探熱”等
為代表的科技治理手段
讓社會進一步認識到建設智慧城市
運用物聯網、大數據、
人工智能、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
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
規劃、建設、管理的必要性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先行示范區,明珠灣早已布局“智慧城市”示范區的建設,并先后建成明珠灣起步區城市建設運營管理平臺;推動智慧燈桿、智慧用電應用落地;建設無人駕駛示范段等。
資料圖
今年以來,從智慧交通、智慧用電、智慧政務到智慧工程,明珠灣的智慧“天羅地網”已逐步鋪開,這意味著一個示范性智慧城市樣板和標桿正在孕育成長中。如何更好地與粵港澳地區實現對接,促進區域間信息與服務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動,以信息支撐和推動業務的發展,明珠灣將在未來一次次實踐中不斷破解。
資料圖
名詞解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指從建筑的設計、施工、運行直至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終結,各種信息始終整合于一個三維模型信息數據庫中,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等各方人員可以基于BIM進行協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
編輯:劉藝豐
來源: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林春萍
通訊員:林丹賢
原標題:《智慧城市拔地起!一起來“云監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