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聯合騰訊發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數據平臺”。該平臺將騰訊大數據和公交行業數據融合,通過計算與分析,對城市公交線網實現優化調整。
公交線網規劃設計很多層面,包括線路走向、如何設站、如何解決司機休息問題、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等等。“以前看一個站附近有多少人居住,都是晚上8點后去數小區里亮燈的房間,現在這樣肯定不行了,必須依靠科技手段。”北京交通委公交處處長王昊在同一天舉行的研討會上這樣說。
騰訊和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在平臺研發中承擔了不同的角色。騰訊地圖智慧交通中心負責人黃朝暉對界面新聞表示,騰訊有大數據處理能力和技術方法,但沒有相關行業經驗,公路研究院在線網設計上更有經驗,雙方實現互補。
黃朝暉告訴界面新聞,目前該平臺已在西安、南京、金華等八九個城市投入使用。由于還在試用階段,暫時沒有量化數據表明城市交通運行效率是否因此得到提升。
隨著科技的發展,公交自身也在改革。北京公交集團作為大型公交企業,也已經開始通過大數據進行線網規劃。
不過,北京公交線網規劃負責人表示,公交集團只掌握IC卡數據,現在乘車支付方式多樣化,在大數據融合方面有一些不足。
北京交通管理委員會公交處處長王昊認為,公交企業在管理方面也沒有跟上技術發展。“用不太客氣的話說,叫5G的需求、4G的設備、3G的維護、2G的管理,管理上差的非常多,而且不僅僅是企業的管理。原來北京公交集團的領導也說過,前期沒有進行數據共享,導致互聯網企業的參與發展、大數據應用,相對來說有點滯后。”王昊說。
交通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處處長李良華表示,現在全國有4000多家公交企業,各自的水平和階段都不太一樣,類似北京公交這樣超大型的企業,可以依靠自身實力提升科技含量。同時還有很多中小城市的公交企業,自身實力不夠,希望能有更多的互聯網企業融入其中,通過技術提升公交行業的經營管理。
國家層面一直在提倡公共交通出行,除了此前的公交都市創建工作,7月24日交通部和發改委還印發了《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
《方案》提到,要引導公眾出行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到2022年,力爭60%以上的創建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
黃朝暉表示,希望通過公交信息化提升公交便利度,吸引乘客更多地選擇綠色出行。
騰訊在三年前推出乘車碼,目前覆蓋了上百個城市,此后在公共交通領域便沒有太多大動作。今年以來,騰訊再度加速布局智慧交通,除了此次發布的公交大數據平臺,微信支付九宮格近日還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