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只是“中國數谷”貴陽應用大數據改善民生的一個方面。
在近年來城市化進程中,貴陽出現容積率高、人流量大的超大樓盤,由此帶來治安環境不佳、公共服務滯后等社會“痛點”。
南明區花果園是一個棚戶區改造形成的超大樓盤,占地10平方公里,有200多幢高樓,居住人口將近50萬,工商注冊戶超過2萬家。
“運行5年了,沒發生過一起造成較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的火災。”在花果園大數據治理中心,貴州宏立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消防安全負責人羅勇介紹智慧消防系統時說。
記者看到,監控大屏上,整個片區劃成了一個個網格,里面的小紅點是20多個企業自建微型消防站,每一個站24小時有人員值守。羅勇說,通過布設大量煙感和溫感裝置、監控探頭,一有異常,平臺就會通知人員快速到場處置,將險情消滅在萌芽狀態。
去年,貴陽印發《關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試點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將花果園等超大樓盤作為檢驗城市基層治理能力的“練兵場”。
花果園第20號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員。新華社記者楊焱彬攝
記者了解到,花果園因為擁有巨大人流量,每天產生海量數據,這里已經成了大數據相關企業競相搶占的市場,就連開發商宏立城集團也成立了多家子公司,從事相關業務。
比如聚焦“停車找車難、排隊耗時長”,宏立城旗下宜行科技開發了一套名叫“海豚停車”的系統,具備停車場誘導、定位及反向尋車、無死角監控和系統自動計費等功能。
而針對“建筑物密集、手機信號差”,花果園先后與三大運營商合作,持續加大建設力度。目前,各運營商都在這里加緊部署5G基站,準備打造貴州首個5G社區。
花果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龍鳳華介紹,去年5月,花果園啟動了社區大腦暨城市治理運營平臺建設,將從交通、安防、醫療、教育、商業等板塊入手,用五年時間全面建成智慧社區信息系統,提升部門管理效能,解決更多民生問題。
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宏春表示,未來貴陽將緊扣打造“中國數谷”和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的目標,繼續縱深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加快推動大數據在衣食住行、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應用,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更多便利和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