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成果之一,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能以與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這一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革新,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行業滲透,為諸多行業提供了創新升級的強大動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語音助手、刷臉支付、智能打卡、物流機器人……據德勤此前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人工智能的普及將會讓更多的普通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捷。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經營范圍含“人工智能、機器人、數據處理、云計算、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以下簡稱“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85萬余家。其中,有限責任公司占比超過91%。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和北京市是我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最為集中的兩個地區,企業數量相加超過28萬,占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32.75%。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2018年,華東地區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數量最多,達到136個,占據了全國45%的數量;其次是華北地區,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數量為38個。
近十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年度注冊企業數量(全部企業狀態)逐年穩定增長。其中,2016年相關企業注冊增速高達44.81%,2019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23萬余家,為歷史之最。
截至6月22日,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前5月新增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11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28.54%。其中,今年4月新增注冊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3.4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