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還是習慣把GPS作為全球定位導航系統的代名詞,但本周發射了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北斗,其實已經在應用中展現了其獨特優勢。比如,北斗系統在上海的交通領域就擴展了一系列應用場景,并成為構筑智慧交通體系的基礎。
久事集團巴士二公司調度室內,智慧云大屏幕上數百個藍綠色光標不斷移動,每個光標對應的,就是每一輛正在運營的公交車。營運業務部副經理馮濤說:目前支撐上海智慧公交的就是北斗系統,公交車輛運營信息可以精確到十分之一秒,中心城區內各公交站點的車輛到站信息預報準確率可以達到92%。
[通過北斗系統,我們能夠更加精確的解到車輛的位置信息和車輛運動軌跡,對于公交企業來說,減少了以往定位系統,數據漂移,數據丟失,反映滯緩的問題。就算是在一些信號不好的小馬路上,我們也能夠獲得精準的定位數據。]
2017年,大眾出行就已經接入北斗系統,經過近三年的使用,信號抗干擾能力強,信息可回傳等特點,為市民打車調配,緊急情況處置,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撐。大眾出行信息技術總監王元鑫說:
[上海是一個鋼筋混凝土森林,高樓大廈林立,高架橋等等,GPS信號經常不好。北斗信號強度更好,抗干擾能力更強,更容易搜到他的星。更精準的定位服務,調度服務,包括導航服務]
定位精準,硬件價格不貴,北斗系統組網后,讓更多下游產業鏈企業體會到物美價廉。哈啰出行也表示,旗下所有單車和停車區域已全部接入北斗定位。
[目前全國超過360個城市的哈羅單車,已全線適配了北斗,車輛精確度提高,企業運維人員就容易準確找到車輛。進行調度和維修,可以降本增效,對用戶城市管理,企業,帶來很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