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夢想自己擁有超能力。因為有了探索太空的夢想,加加林成為第一個從太空看地球的人。正因有了夢想的發酵,奇思妙想得意在現實中創造。
5月29日,大疆農業聯合ID3夢想飛一同為全國45所中小學的11756名學生發起了一堂生動的農業科技科普課《當農民遇上鋼鐵俠》。大疆農業事業部負責人于云作為主講人,為少年學生們呈現了這精彩一課。

在少年學生的心中,農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農民很辛苦,面朝黃土背朝天”,“起早貪黑、賺不到錢”,“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千百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這里的農民用18億畝耕地,養活了超過10億的人民。但中國卻不是一個農業強國。人均產出低,管理環節機械化率低,病蟲害發生頻繁,農藥肥料超量使用。
據了解,我國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目前一年使用175萬噸左右的各種農藥,其中七成進入土壤、空氣和水域中,只有三成直接作用于目標生物體。而在化肥使用上,實際用量平均超過440千克/公頃,單位耕地面積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這些超量使用的肥料與農藥,最終又影響了我們每個人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還有人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015年4月國新辦發布會上,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曾介紹說,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總體狀況不容樂觀。湖南“鎘大米”、陜西鉛污染……近年來,土壤重金屬污染事件多有發生。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2014年聯合公布的全國首次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以點位超標率來描述土壤污染狀況,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最高,達到了19.4%。
如何改變中國農業的現狀,如何讓每個人餐桌上的食物變得更加安全,如何讓我們共同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大疆農業認為,這一切離不開科技發展、資本投入、企業關注,思維轉變、但本質的還是人。產業發展,人才先行。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認識到中國農業的問題與價值,發至內心去認可它,并投身其中,用畢生所學去改變它,塑造它,中國農業才能迎來本質的改變。
在《當農民遇上鋼鐵俠》課上,于云為學生們介紹了植保無人機給中國農業帶來的改變。在視頻中,植保無人機變成了農田上的“鋼鐵俠”,它能噴灑農藥,也可以播撒種子,它不僅效率是人工100倍,而且還可以減少農藥浪費,提高用水的效率。
這些生動的視頻與圖片介紹,讓少年學生們對農業智能裝備,對中國農業發展又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少學生表示,每一件事都需要堅持與目標;以后,農民坐在家里特可以管理他的了;以后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科學家,創造出更高級的無人機。
于云表示,大疆農業團隊希望能在少年學生心中種下一顆農業的種子,這些種子未來或許就能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科技啟迪生長,當少年中國農業夢想的引路人。大疆農業將這期課程為起點,開啟在全國范圍內的公益農業科技講座,向全國中小學生分享關于餐桌食物與中國農業的故事,智慧農業未來的發展與愿景,激發少年學生們對中國農業的興趣和好奇心,激勵他們去認知自己和了解世界變化,并成為推動中國農業發展的接班人。
相關標簽: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