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區建設在“新基建”背景下的發展
社區是體現基層精細化治理能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載體。作為創建智慧城市的基礎,智慧社區已經成為當下提速城鎮化發展、創新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的全新戰略。在“新基建”的浪潮之下,智慧社區無疑將被注入更多的資源,邁向發展快車道。
受年初疫情影響,智慧社區的建設與運營暴露出一些問題:政府公共數據處于“孤島”狀態,缺乏系統性統籌,服務整合能力不足等等。在今年兩會期間,如何依托“新基建”推動智慧社區建設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不少代表委員也從數據共享、打破場景壁壘、構建生態系統、政企合作、資金人才支持等角度積極獻言獻策。
地理信息系統被譽為是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統,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智慧社區建設中也必然有著廣闊的舞臺。在“新基建”時代,將GIS技術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通過對各類與社區居民生活密切相關信息的自動感知、及時傳送、及時發布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實現對社區居民衣食住行的精細化管控,為社區居民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實現智慧社區中隨時、隨地、隨需、隨意的智慧應用。
園區與社區的融合 智慧實現“產城人一體化”
為了構建招商引資的良好平臺,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國各地先后發展了許多以科技園區、工業園區為主的經濟開發區。在智慧園區建設熱火朝天的大背景下,經濟開發區已不是僅僅進行科技研發和轉化的載體,在建設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發展,融合人的生活、居住等因素,園區和社區的融合發展之勢越顯突出,未來產業與生活融合的智慧園區將成為新的趨勢。一方面,園區的發展需要和諧的社區治理環境,一個社區治理環境混亂的園區,其經濟科技的健康發展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另一方面,社區作為城市居民生存和發展的載體和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的智慧化是“產城人”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手段。
中地數碼基于全國產化MapGIS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充分利用GIS二三維一體化、結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新技術,構建了一套以GIS+BIM為基礎展現園區綜合態勢、包含園區智能運營中心、綜合安防、設施管理、能效管理等在內的全國產化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實現園區智慧化管理和控制,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安全高效。
智慧社區的建設,可以通過借助MapGIS智慧園區解決方案,融合視頻、物聯等多維感知技術,涵蓋人、地、房、車、設施、事件等多類對象,以及空中、樓棟、地面、地下等立體空間范圍,構建立體化、智能化社區感知網絡,為社區運營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和展示平臺。
通過對社區多源數據的融合、治理、分析和挖掘,綜合展示社區總體運行態勢,對社區的多個核心指標進行態勢監測與可視分析,實現社區狀態全可視、社區事件全可控、社區業務全可管。借助定位導航、路徑規劃、數據分析等基礎功能,智慧社區可實現隱患態勢直觀掌控,多維統計精準防控,移動巡查高效執法,多方聯動協同監管,為火災防控、智能樓宇、人臉識別、周界檢測、路網監控、應急救援、智慧停車等諸多領域提供保障。
智慧社區人房信息管理 海量數據可視化
智慧社區是城市海量數據的源泉,涉及到人員管控、社區安全、社區停車、物業管理等社區管理各類細分場景。在社區治安管理方面,中地數碼將MapGIS與各種智能技術融合,實現對人房信息進行關聯,對實有人口、實有房屋綜合管理,有效提升智慧社會居民生活的舒適度、安全度及幸福感。
人口及房屋信息綜合管理
基于GIS地圖,實現房屋、人口、門禁的坐標點位的聚合,實現對區域內房屋、人口等情況的宏觀了解。
實有房屋GIS可視化
可對房屋名稱、房屋編號等實有房屋基本信息查看,通過人員數據與房屋樓棟關聯,查看房屋的人員租住人員基本信息、人員租住房間、樓層、樓棟等租住情況進行展示。同時,基于GIS地圖,實現房屋分級分類展示,對不同的房屋的不同標注,如綠色為放心級、黃色為一般級、紅色為警示級,支持展示房屋居住歷史人員軌跡,使得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能夠通過GIS地圖掌控轄區內房屋的概況和居住人員信息。
實有人口GIS可視化
實現對社區實有人口基本信息查看,通過熱力圖的方式,展示社區內不同區域內的人口密度情況,發現重點關注區域,對實有人口住房軌跡信息和該人員的所有歷史住房信息進行查看。
視頻門禁GIS可視化
支持當日門禁圖片的查看、視頻錄像播放和錄像下載功能,可進行視頻門禁關聯的樓棟二類監控點位短視頻的錄像播放和監控點位短視頻下載,并可進行檢索等。
企業法人GIS可視化
支持企業法人基本信息查看,通過案事件數據與企業法人關聯,可查看企業法人關聯的案事件信息等。
圖形化統計分析
通過綜合性的圖形化統計分析,集中、直觀地展示領導及社區網格員最為關心的信息,包括: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境外人員、重點人員的數量統計、趨勢變化分析;實有房屋數量統計、數量趨勢變化分析、房屋分級分類統計,級別變化趨勢分析;視頻門禁數量統計、視頻門禁技數量趨勢變化分析;實有法人數量統計、實有法人數量趨勢變化分析、不同類別法人數量統計、不同類別法人數量趨勢變化分析等,使用戶領導快速掌握人員、房屋、法人、設施情況等。并可進行數據下鉆,提高從全局掌握到精準定位的效率。
GIS+BIM+IOT技術探索 構建智慧社區運營全局視圖
BIM+GIS的結合,將單體應用從建筑物向社區、城市進行了演進,同時催生和激發其在技術、應用和商業等各方面融合創新,IOT(物聯網)的加入更是打通了建筑與社區的神經脈絡。未來社區的建筑、道路、停車場、信號燈乃至燈桿、井蓋、垃圾桶都是智能的,它們有自己的身份證,構建時時處處能夠感知、萬物互聯、信息相通的智能感知體系,出現問題也能及時得到快速響應處理。
GIS+BIM可視化
借助GIS+BIM+IOT技術輔助智慧社區的建設,能夠實現對樓宇及房屋的精細化管理。同時以區域二維、三維地圖圖景為載體,集成各類服務資源,基于地圖統籌全局,實現信息的可視化與實時更新,使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房屋的BIM模型能清晰展示租控情況,有助于快速調整決策和部署。通過樓宇剖面圖,實現房源信息直觀可視,寫字樓基本信息、樓宇租住情況、法人單位情況一覽無余。對樓宇及房屋的使用現狀、分布信息形成全局性認知,并實時更新狀態。
人房單體化
基于BIM的視頻管理,充分利用BIM模型的三維空間優勢,直接將視頻點位標注在模型當中。BIM、GIS、定位和視頻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視覺方式,即全景可視、智能警覺,形成的獨特技術優勢。通過室內外一體空間定位技術,實時定位監控目標的位置,并通過智能攝像頭技術結合人臉識別、活動檢測、人員密度檢測和人數統計,對監控目標的活動區域、行為方式進行大數據分析,集成空間位置大數據和視頻大數據,實現視頻信息與3DBIM模型的完美融合。
3D場景下視頻實時畫面投放
另外,在空間管理、設施管理、隱蔽工程管理、應急管理、節能減排管理方面都可以與BIM技術相結合。對建筑的空間、設備資產等進行科學管理,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預防,降低運營維護成本。
在實際應用中,BIM模型往往數據量巨大,有龐大的構件數及面片,傳統的BIM數據渲染需要高性能的服務器,BIM模型輕量化是將BIM融于GIS平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BIM數據紋理精細復雜的特點,全國產化MapGIS 10.3平臺進行了模型輕量化、LOD、實例化與分塊結合的渲染策略,實現BIM模型高性能渲染。5.4G的原始BIM模型數據經過MapGIS輕量化處理后,數據大小簡化為258M,內存消耗節約10倍以上,且渲染效率大幅提升,達到50幀/S以上。
以社區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社區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達到產業、城市、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的模式。園區與社區、產業與生活融合發展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中地數碼將依托MapGIS全國產化平臺與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繼續創新社區建設運營新模式,為社區建設提供安全高效的技術服務與保障,建設居民可負擔的、多方有收益的未來智慧社區,構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