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對遠程醫療三大新的認識
遠程醫療已經存在數十年,但它的普及速度仍舊相對緩慢。
要讓患者對在線護理的服務感到滿意,并在遠程環境中對接到優質的醫療專業人員,這其實并非易事。
但正如很多人所說,需求是發明之母。
此前美國幾家最大的保險公司已經不鼓勵醫療機構對遠程醫療項目的申請。而由于新冠爆發迫使許多患者尋求遠程醫療服務,美國政府首次授權醫生使用遠程醫療來治療醫保患者,許多州政府和私人保險公司也紛紛效仿。
新冠期間,諸多醫療公司對遠程醫療有了新的認知:
一、遠程醫療并非偽需求
正如上文所說,過去數十年,遠程醫療并未被廣泛使用,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偽需求產品。
隨著遠程醫療準入門檻的降低,以及客觀環境迫使醫療提供機構和患者重新考慮應用技術工具,遠程醫療服務規模正在迅速擴大。
新冠襲擊加州之前,斯坦福兒童健康診所每天接受的最高遠程訪問記錄是35次。最近,他們的臨床醫生在一天內完成了500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僅在3月份就進行了6萬余次遠程醫療服務。在3月之前,衛生系統平均每月約有3400次遠程衛生訪問,增幅超過1700%。
而認為這種趨勢將在疫情結束后消失可能是錯誤的。
畢竟,遠程醫療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護理,減輕了醫療設施的負擔,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和常見的衛生保健相關感染。
這可能只是遠程醫療被廣泛采用的一個轉折點,它培養起了用戶使用習慣。
IT供應商Sykes最近對2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詢問他們對新冠中的遠程健康的看法,以及這將如何影響他們未來對遠程健康的看法。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流感大流行增強了他們嘗試遠程醫療的意愿。此外,絕大多數嘗試過遠程醫療服務的人表示,他們對自己的體驗非常滿意,已經或將考慮在未來再次安排遠程醫療服務。
任何營銷人員都會告訴你,口碑營銷是提高銷售最可靠的方式——當滿意的患者開始與朋友和家人分享他們的經歷時,不難想象消費者對遠程醫療服務的興趣將會增加,并促使立法者、提供者和保險管理人員接受一種新的醫療保健模式。
二、別把遠程醫療當作簡單的模塊
遠程醫療不僅僅是一個單獨存在的模塊,而是可以看作是連接智能城市生態系統互相作用的一部分。
智能城市連接的設備、傳感器收集和分析用于改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基本服務的數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發現,智慧城市可以將某些關鍵的生活質量指標提高多達30%。
根據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Harvard 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人表示他們寧愿在家里度過余生,也不愿搬到養老院去,但目前的檢測和監控技術的成熟度,讓這種想法變得很危險。
一個理想的遠程智能醫療產品,是一個獨居的老人正在被一個可穿戴傳感器遠程監控。通常,該傳感器會向他們的醫療團隊發送自動數據,提醒他們注意可能表明潛在狀況的異常情況。
但是也許這個傳感器也可以探測到這個人是否跌倒,是否不能呼救。智能的設備可以聯系緊急服務部門,派救護車過來。后救護車確定病人需要運送到醫療設施,智能城市基礎設施可以管理交通信號燈在去醫院的路上,提供一個快速、暢通開車去最近的急診室的最短等待時間和可用性人員處理人的醫療需求。
事實上,今天的遠程醫療服務才剛剛開始觸及網絡連接和醫療保健的表面。盡管上述場景離顯示仍舊有一定的距離,但它在不久的將來就有可能實現,并證明遠程醫療的真正潛力——不僅僅是由個人操作的少數孤立的應用程序,而是存在于一個更加互聯的世界中的一組服務。
三、通信連接是第一要素
當新冠使得許多人開始在家工作和學習時,一些人擔心電信運營商將無法滿足激增的帶寬需求。
事實證明并非如此,根據互聯網與電視協會NCTA的數據,在99.6%的情況下,新冠期間,有線電視網絡對用戶體驗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
但這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建設一個真正的智慧城市生態系統,必須考慮支持它的基礎設施。
可能破壞智慧城市實現的最大因素,是缺乏互聯互通。
如果設備之間沒有強大的連接,智慧城市將不可能實現。
好消息是,有線電視行業已經在建設無線連接和網絡協議,我們需要使這些概念成為現實。
Cable的10G寬帶技術平臺將提供醫療和監控機構所需的低延遲連接,而其高容量和增強的安全性將有助于掀起遠程診斷和遠程醫療技術的新浪潮。
通過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合作——包括電信、建筑、工程、技術、緊急服務和政府醫療專業人員——可以提供預測未來趨勢所需的醫學見解,并幫助創建集成物聯網和醫療應用所需的標準和最佳實踐。
當智慧城市跨部門運作,連接醫療、人類服務、公共安全、公共事業和環境時,它們的影響力將是最大的。就像我們生活中的許多重要領域一樣,新興技術和無處不在的網絡有可能徹底改造我們所知道的醫療保健。新冠可能是變革的催化劑,但遠程醫療的好處將激發更持久和更廣泛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