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時代加速到來、國家推動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背景下,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向全國兩會提交五份書面建議,分別涉及智慧教育、公共衛生、智慧辦公、民辦高校、稅收政策等熱點問題。
在人工智能與智慧教育結合方面,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領域的師生減負問題,但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依然存在?;诖耍瑒c峰建議稱:在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過程中,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師生減負增效,樹立全國樣板;鼓勵學校和社會應用新技術手段來實施因材施教,推動教育進步,在設備的使用管理和運營服務上設立多種機制;加大教育領域的新基建投資,將人工智能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師生減負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專項。
另外,劉慶峰建議參照“雙一流”建設和“雙高計劃”,面向非營利性民辦本科高校,設立中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水平特色本科高校和特色專業建設工程”,在十年內集中力量建設30所左右非營利性民辦高水平特色本科高校和150個左右特色專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競爭力提升提供優質應用型人才資源支撐。
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方面,面對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供有效支撐,并為健康醫療產業創造全新的服務模式和手段。基于此,劉慶峰建議:加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技術在基層的應用推廣;將人工智能電話機器人作為公共衛生服務手段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效率。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A.I.+”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核心驅動力,正為各行各業效能提升、轉變服務方式提供更多手段和方式。基于此,劉慶峰建議:引入智能語音技術,提升人大辦公和代表服務質效;增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建議辦理工作中的應用,用數字技術服務代表履職工作;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人大立法工作, 提升立法效率。
最后,近年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積極貫徹中央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不斷完善股權激勵相關政策,連續出臺一系列針對科技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受疫情影響,眾多科技企業今年都遭遇短期經營困難,如何幫助科技企業渡過難關取得長遠發展,企業如何鼓勵人才立足長遠共克時艱,成為當前背景下的新課題。
據此,劉慶峰建議:參考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納稅政策,將納稅時點由解禁日調整為實際出售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修改為“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不得低于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