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它是醫護人員的“好幫手”;在交通領域,它是警方行動的“好支援”;在農業方面,它農耕植保的“好工具”——如今,隨著肺炎疫情的不斷影響,無人機再度成功“走紅”!憑借靈活、高效、低廉的特點,其日漸成為我們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的重要“利器”。
而隨著無人機熱度的持續攀升,就業市場上,眼下無人機飛手也成為了人人追捧的“香餑餑”。值此金三銀四的招聘季,筆者查看多個招聘軟件后發現,當前市場對無人機飛手的需求十分旺盛,同時轉型投身無人機飛手崗位的求職者也不在少數,市場就業景氣度可謂一路高漲。
去年,我國人社部曾發布《無人機駕駛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其中顯示2018年我國無人機駕駛從業者總量為4萬左右,就業領域高度集中在影視航拍、農林植保、電力巡檢、航空測繪等方面?;诖?,未來隨著無人機應用的持續拓寬和深化,飛手不斷增多或將成為常態。
行業高速發展下人才需求增大
近年來,消費級市場的日益成熟,以及工業級市場的逐漸開啟,加速了我國民用無人機的落地發展。國內無人機保有量的不斷增多,無人機應用的不斷擴展,對我國無人機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尤其在應用端,行業對無人機專業飛手的渴求甚為強烈。
據IDC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無人機保有量已經超過100萬架,全年無人機銷量接近200萬架,預計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來到千億級別。而在此背景下,我國無人機飛手不到十萬,行業人才缺口高達百萬,甚至未來趨勢還將越拉越大。
因此為彌補巨大人才缺口、填補大量人才需求,去年4月我國人社部也是將“無人機駕駛員”列入到16個新職業之中。國家希望通過無人機駕駛員新職業的誕生,激勵更多人參與到無人機行業之中,緩解并解決行業對專業人才與技能的巨大需求。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無人機駕駛員作為一個新職業的出現,還將有望促進我國無人機駕駛員專業化、標準化、職業化培養體系的建立,同時對促進產業發展、解決就業等產生積極意義。換句話說,新職業帶來行業的推動作用將會是多樣而深遠的。
薪酬可觀前景可期但困難不少
事實證明,無人機駕駛員新職業的確立,確實帶動了行業人才的補充與增長。自新職業出現以來,越來越多從業者投身到無人機領域之中,讓無人機飛手成為了一個熱門職業和就業新風口。同時,業內不少培訓機構也應聲而起,催生出了一個全新的無人機培訓業態。
對于大量從業者來說,無人機飛手現階段已經成為一個高薪職業的代名詞,同時在行業飽含潛力和藍海的情況下,無人機飛手也被視為朝陽職業。再加上市場對無人機飛手幾乎沒有學歷要求,這大大降低了人們求職的難度。因此人們對新職業的青睞也是絡繹不絕。
不過,高薪、高潛力的無人機飛手也不是那么好當的!在當前,要成為專業的無人機飛手門檻并不低。人們不僅要經過艱難的考證拿到執照,而且還需要具備無人機操作之外的眾多行業專業知識。此外,現階段無人機飛手的就職空間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的大。
因為就目前而言,無人機飛手能全職就業的領域無外乎農業植保和商業表演兩方面。無人機在其它領域商用發展的不成熟,注定了很難有全職性的飛手出現。換句話說,行業雖然對飛手的需求很大,但都是些短期或零散的需求,很不利于職業飛手的成長與發展。
香餑餑拿到手人才配套很重要
綜上所述,無人機飛手這個香餑餑想吸引更多人來爭搶,無人機行業自身的應用深化和持續拓展非常重要。只有為飛手提供了一個全職性發展的機會,才會有更多人投身到這一崗位之上。與此同時,無人機飛手不能單靠個人自學,相關的人才配套建設也十分關鍵。
那么,要如何完善人才配套建設呢?
這就需要借助政府、高校和企業三方共同的力量了!為培養出專業合格且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高校應該起到主要作用。一方面不斷優化師資結構和專業設置,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培養“訂單式”人才,將是完善人才配套的重要途徑。
此外,政府也需要輔以政策支持和引導、監督作用。畢竟新職業人才培養沒有先例可循,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期間必定需要政策來明確方向和路徑,并及時的通過利好舉措來加以推動。基于此,政府與高校、培訓機構等的緊密結合,也是強化無人機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