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第三方服務機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披露了過去一年內13家企業在京自動駕駛路測的情況,總結了北京市基于中國特色國情發展自動駕駛而推出的多項創新,包括路測政策、路測標準、路測環境、路測服務等。這是北京市繼去年后發布的第二份自動駕駛路測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有百度、蔚來、北汽新能源、戴姆勒等13家企業,涵蓋6家互聯網企業、6家主機廠、1家地圖廠商,共計77輛汽車,參與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一般性道路測試,總路測里程為104.02萬公里。申請企業數、車輛數、 路測里程均位居全國第一。
據統計,2019年度,有12家企業共計73輛車參與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一般性道路測試,全年測試總里程達88.66萬公里,較上一年度增長577%,并首次為百度40輛車發放了允許載人測試的聯席審查意見。
其中,百度Apollo共計投放52輛自動駕駛車進行路測,占北京市總投入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71%,測試里程75.4萬公里,占當年北京市測試總里程的85%。小馬智行和豐田的測試車數量名列第二三位,分別為7輛和4輛,路測里程分別12.14萬公里和1.11萬公里。
從測試主體的測試地域覆蓋來看,規模化測試主體的覆蓋范圍更廣泛;從技術路線來看,目前只有少數測試主體開展了網聯功能測試;從測試意向來看,測試主體更傾向于在R3級的道路上開展測試。 部分測試主體在拿到T4牌照以后,開始進入更為復雜的R4級道路進行測試。
總體而言,截止到2019年底,北京市已累計開放4個區縣共計151條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長達503.68公里,并累計為13家自動駕駛企業77輛車發放一般性道路測試牌照。
除此以外,北京市還在經濟開發區開放了全國首個40平方公里的測試區域,為自動駕駛車輛的Robotaxi、接駁、分時租賃、編隊行駛等商業模式探索提供了測試環境。而全國首個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地圖應用試點也在該測試區,及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 冀)示范區亦莊基地中設立。據介紹,該試點將加強5G、RTK基準站地基增強網絡、車聯網等試驗基礎環境,支持自動駕駛產業創新。
北京市是國內最早為自動駕駛建立路測標準法規并發放測試牌照的地區之一。在引領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發展路徑的同時,北京市還在實踐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為中國自動駕駛企業的技術迭代提供了良好環境。在近期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智能汽車強國發展戰略的背景下,中國自動駕駛有望進一步加速發展。
百度是目前唯一一家拿到T4級別牌照的測試主體。
百度累計開了90萬公里,測試歷程名列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北京市“路測王”。
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百度自動駕駛路測有效車輛為52輛,全年路測里程為75.4萬公里,累計達89.39萬公里,占所有公司路測里程總和的85.95%。百度之外,小馬智行以累計路測12.13萬公里、有效車輛5輛的成績位列第二,豐田則以1.1萬公里排名第三。
與此同時,北京作為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路測城市,目前已經累計開放了4個區縣的自動駕駛道路,一共151條,同比增長309.5%;路測車輛達77輛,較2018年增長了37.5%;路測牌照累計285張,同比增長408.92%。
而在封閉測試方面,去年有超30家國內外自動駕駛公司、科研團隊、行業協會進行了相關測試,總計測試里程超7.3萬公里,累計測試里程達14.36萬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是目前唯一一家拿到T4級別牌照的測試主體,在這方面也處于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