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風雨順,又豐收。
大倉滿,小囤流,
好年景,春開頭。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以上是“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昨天是2月24日,也是農歷二月初二,也是古人說的:“二月二,龍抬頭”日期,這一天是預示著萬物復蘇,美好的開始,也是民間的一個剪發吉日,以迎合“龍抬頭”,圖個一年好彩頭。昨天的理發店本該客流爆滿,但在疫情的突然到訪下,卻失去了以往的火熱氛圍。
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肆虐下,全世界都受到了影響,韓國已經有11名軍人確診,學生開學也因此推遲。雖然我國24個城市復工率超80%,但是部分理發店并沒有開門,推遲了復工時間;而已經營業的理發店,也受到了嚴格管控。
早在2月22日,北京疾控中心就發布了12條疫情防控方法,建議人們盡量不要在24日去公共場所理發,理發時也要做好防疫措施。為了保障公眾安全,復工的門店座位之間間隔應不小于1.5米,人均服務面積也要擴至2.5平方米左右。理發師必須戴口罩上崗,客人也要戴上面罩,避免頭發渣進入眼睛,使用后的口罩要密封收集處理。工作人員全程也要盡量避免與顧客聊天。同時,店家會建議消費者不要選擇燙、染等時間長的美發服務。
疫情當前,民眾們自然是紛紛響應號召,很多人選擇在家里理發,然而苦惱的是理發效果并不太理想,這時候家中如果有一臺理發機器人,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理發機器人已經誕生
美國人工智能公司Intelligent Automation Inc曾經研發出一臺理發機器人,它是由機械臂儀器、掃地機和電子屏幕三部分組合而成。這臺機器人擁有三個攝像頭、三條手臂以及29個自由度,可以進行多種靈活操作。三個手臂能分別拿梳子、推子和剃刀以及其余的基礎發型打理器具。
Intelligent Automation Inc公司給這臺機器取名為多臂無人地面機,運用的是最簡單的智能自動化原理,在此之前還曾應用于打領結、破門、檢測包裹、拆除爆炸裝置等方面,可以代替人的手臂做很多工作。
是否能代替理發師?
美國人Tim出于好奇,親身試驗了一番,然而剪出來的發型卻并不理想。事實證明,目前機器人無法代替理發師的工作,因為人體具有十分復雜的結構,人的肌肉、骨骼、神經也都是歷經幾百萬年生物進化的最佳典范,所以人類的運動,機械很難模仿,尤其是肌肉,目前科學家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用于模仿肌肉運動。
當人奔跑的時候,會有上百塊肌肉同時協調運動。因此,只是在運動平衡這一方面,生硬的機械就很難模仿自然生物,所以你看到的機器人大都動作僵直,給人感覺笨笨的。何況美發還是一件需要及其細心的工作,燙發、染色,小小失誤都會造成大傷害,畢竟這是要拿著剪刀在頭上進行操作,安全第一。
但如果只是讓機器人進行理發操作,還是有望實現的,可以改進以下幾點:
1、完善機械臂功能
目前機械臂雖然可以進行靈活操作,但是對于理發這種精細的工作來說還有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在機械臂中加入更多的關節結構,便于精細操作;機械臂系統中也需要加入更多的肌肉和傳感器來跟蹤新類型運動。
2、與AI結合
雖然機械臂很難實現自由的理發操作,但是可以進行純粹模仿,加入人工智能可以更好的計算出適合用戶的發型,只需要輸入不同發型對應的理發手法,然后利用專門設計的算法則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機器人的控制指令,機器人就能在幾乎實時的情況下復制將人類手臂的動作。
3、增加安全性
機械臂與人體相接觸的部分需要安裝數量足夠多的傳感器,保障人的安全。
在科研人員的不斷研究改進,在AI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機器人能否取代理發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