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已經進入L4商用的前夜,其核心技術激光雷達 or 攝像頭傳感技術已經有眾多公司深入這個產業。前段時間華為宣布研發激光雷達,CES 2020上大疆旗下子公司Livox也推出了兩款激光雷達,號稱探測距離可以達到260米,處于先進水平。
而在這次的CES上,博世(Bosch)公司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激光雷達(LiDAR)傳感器。至此,激光雷達市場已呈現硝煙四起,群雄爭霸的局面。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Bosch)為我們駕駛的汽車生產了大量的零部件。博世還是駕駛員輔助系統領域的先驅,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博世推出的電子制動防抱死系統(ABS)。據麥姆斯咨詢報道,在即將舉辦的2020年消費電子展(CES 2020)上,這家德國巨頭將發布其汽車傳感器產品線中的最新成員——第一款激光雷達(LiDAR)傳感器。
博世已經在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生產并提供雷達、攝像頭以及超聲波傳感器,因此,作為自動駕駛傳感器版圖最后的一塊拼圖——激光雷達,博世肯定不會缺席。博世與其德國老家的鄰居——全球汽車巨頭戴姆勒(Daimler)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以開發適用于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高度自動化駕駛系統。雙方最近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San Jose)啟動首批公共無人駕駛出租車測試。
據博世發言人Tim Weiland表示,與大陸集團(Continental)、采埃夫(ZF)、維寧爾(Veoneer)、法雷奧(Valeo)和安波福(Aptiv)等大多數汽車Tier 1競爭供應商不同,博世沒有收購或與激光雷達初創公司合作,其新款激光雷達傳感器完全由博世內部開發。不過,據麥姆斯咨詢此前報道,博世近年投資了3D Flash激光雷達開發商TetraVue,以及中國全固態芯片激光雷達初創公司飛芯電子(ABAX Sensing)。
目前,博世并未透露更多關于新款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技術細節。像大多數當前的激光雷達設計一樣,這是一款飛行時間(ToF)傳感器,通過發射激光脈沖并測量其反射回來所需要的時間來計算到目標的距離。
此外,也沒有關于這款激光雷達的架構信息,不過,基于博世稱其具有寬廣視場(FoV)的描述,可以合理地推斷它并不像Velodyne所提供的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博世具有深厚的微機電系統(MEMS)制造經驗,其MEMS器件也已經廣泛應用于目前許多的激光雷達產品。
博世智能眼鏡Light Drive系統是一套由MEMS微鏡、光學元件、傳感器和機載處理器組成的一站式多合一技術堆棧。
據麥姆斯咨詢此前報道,博世近年接連推出了基于MEMS微鏡的交互式激光投影微型掃描儀,以及一款用于智能眼鏡的創新型MEMS微鏡光學Light Drive系統。有理由相信,憑借其在MEMS微鏡掃描儀方面的技術積累,博世很可能是采用MEMS反射鏡來操縱激光束,打造一款基于MEMS反射鏡的激光雷達傳感器。
當然,博世目前也沒有披露所用激光器類型的信息,但是博世聲稱這是一款“遠距離”傳感器,因此很有可能采用了1550 nm激光器。目前,激光雷達傳感器最常用的激光波長包括Velodyne等公司使用的905 nm激光器,以及Aeye、Innoviz和Luminar所使用的1550 nm激光器。905 nm激光器的成本較低,但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因此必須限制功率輸出和探測范圍。1550 nm激光器是所謂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可用于更高的輸出功率。
制造滿足車規要求的傳感器具有挑戰性,因為這些組件可能會暴露于極端寒冷和高熱的環境,以及雨、雪、鹽、振動和電磁干擾等多種惡劣條件。不過,博世憑借在汽車零部件和系統制造方面的長期經驗,這些應該都不會是障礙,博世有能力生產滿足耐久性需求的激光雷達傳感器。
博世并未公開批量生產激光雷達的時間或成本,但表示目前已經在向客戶提供樣品。作為依靠規模獲利的主要供應商,毫無疑問,博世的目標是使激光雷達的成本足夠經濟,以便汽車制造商可以廣泛應用。
博世董事會成員Harald Kroeger在一份聲明中說:“通過填補激光雷達傳感器空白,將使博世有能力率先實現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