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滴滴順風車在滴滴出行App內更新試運營公告,宣布順風車11月20日將在哈爾濱、太原、常州3個城市上線試運營,當地的用戶需要首先在端內完成安全任務,才可以使用順風車服務。
圖片來源:滴滴官網公告截圖
此前滴滴在推出新的改革方案時提出,試運營規定晚八點后女性不能乘車,被部分人認為這是對女性的性別歧視。方案在受到詬病后,滴滴順風車再提出:無論男女一律晚8點停止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滴滴作為網約車出行公司入局自動駕駛,在領域內還是頭一家。滴滴出行副總裁、網約車部門CTO郄小虎近日在CNBC于廣州舉辦的“East Tech West”(東西方科技對話)會議上稱:“我們很快就會在上海推出一項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滴滴出行App呼叫自動駕駛汽車。”
郄小虎表示,滴滴出行目前只能滿足65%的用戶乘車要求,而自動駕駛汽車的推出將有助于填補這一供需缺口。他補充說,部署自動駕駛車輛并不意味著將放棄人類駕駛,自動駕駛車輛和人工駕駛車輛將共存
滴滴因為網約車司機陷入安全事故風波,導致順風車業務自18年8月27日下線至今。自動駕駛的到來,是否成為滴滴保障出行安全的核心?
自動駕駛基于定義,劃出了六個等級: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AD)的0-5級。0-2級屬于基礎的低級別系統,它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提高汽車安全性,包含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偏離警告等功能。3-5級則意味著更高級的自動駕駛,它提供了對周圍環境的高級感知,在手動控制較少或無人控制的狀態下進行行駛,體現在控制緊急剎車丶轉向與無人自動駕駛功能的自動安全系統應用中。
據小編了解目前自動駕駛技術首要障礙是安全問題,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與3-5級的自動駕駛應用需要更高性能的傳感器提供支持,讓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在關鍵時刻避免交通事故, AI的有效性取決于輸入數據的質量。自動駕駛車輛必須建立在高性能、高可靠度傳感器信號鏈的基礎上,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策,
隨著國內自動駕駛在技術層面不斷驗證和突破,如今推動技術落地應用成了核心的行業趨勢。最明顯的變化是,去年,我們還在討論自動駕駛到底什么時候到來,今年就已經觸手可及。百度、文遠知行、中智行、滴滴等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相繼拿到城市路測牌照,并推進載人測試。
百度更是獲得了國內首張T4級別載人駕駛測試牌照,目前T4級別的牌照是屬于國內標準最高,技術難度最大,測試場景最復雜的的測試資格認證。
2016年,滴滴組建自動駕駛團隊,2017年在美國硅谷成立研究院。緊接著2018年5月和9月,滴滴分別拿到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和北京自動駕駛技術路測牌照。
布局期間,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一直很低調且神秘。直到今年8月份,滴滴將自動駕駛部門進行分拆,設立獨立公司,公司CTO張博出任自動駕駛新公司CEO,其自動駕駛項目的面紗才真正掀開。滴滴自動駕駛公司 CEO 張博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宣布,滴滴將在上海落地安全、合規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目前滴滴將推出自動駕駛叫車服務“Robo Taxi”,用戶可以通過滴滴出行App使用該服。前期預計投入30輛自動駕駛測試汽車,訂單距離可超過10公里,并通過混合派單模式,通過以往的路況大數據,根據用戶的訂單路線,滴滴將適宜的訂單分派給無人駕駛車輛。
滴滴在無人駕駛測試車頂部安裝有3個激光雷達和7個攝像頭,中間層設有7個攝像頭,以覆蓋車周360度的區域,通過圖像數據來感知周圍障礙物的信息,包括障礙物的位置、朝向和速度,在頂架系統兩側還有GPS系統的天線,通過衛星來幫助車輛定位,這些信號會傳至車內部的計算系統,為車輛規劃下一步的行駛路線,根據路線給車輛底層的線控系統發送控制指令,比如油門、剎車、轉向信息,從而控制車輛,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
張博曾透露滴滴每天的訂單量高達3000萬,訂單成交率75%,另外25%的訂單沒有得到司機及時接收,而自動駕駛汽車將可以彌補這些訂單缺口。借助滴滴平臺,自動駕駛有望在我國率先實現大規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