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巴克
創造第四空間
1987年,星巴克只有11家門店,100名員工,我們夢想一直是把星巴克打造成一家與眾不同的企業。而如今,我們的門店已經超過了25,000家,市值從92年上市市值2.5億美元到目前將近900億美元業務,遍及75個國家,擁有超過33萬員工,上周接待的顧客人次達到9100萬。
強化消費場景
近年來,星巴克不斷強化消費場景,將星巴克的消費場景細化為早餐、午餐和下午茶、晚餐。過去5年,這三種消費場景的業務增長率是 22%、30%、19%,午市業務增長顯著。驅動因素不僅是食物品質的提高、精品簡餐盒和三明治等新鮮食品數量的增加,還有優質的茶飲料和零食品類。為了增加下午時段的客流量和客單價,星巴克將繼續擴展冷萃咖啡的品種。
互聯網不只是技術和工具,互聯網已經進化為一條條充滿消費者氣息和聲音的大街。星巴克如此迫切地向數字化轉移,原因很簡單——消費者在哪兒,星巴克就去哪兒。如今,星巴克不僅成為美國移動支付規模最大的零售公司。
2
海瀾之家
輕資產重經營
海瀾之家像麥當勞一樣都是輕資產模式,它把存貨和資金分解給了上下游,自己提供品牌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營銷網絡管理,將供應商、加盟商和公司三者捆綁成利益共同體。它是一個高度扁平化的共享經濟平臺,就像一個產業路由器一樣,把各種資源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獨特的產品和品牌。它自己不占有太多資源,但是各種資源在這里,都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在整個產業鏈中,海瀾之家主要負責上游供應鏈共享平臺的建設,產品設計研發,品牌管理的引導、把控及篩選,下游門店的統一運營管理和營銷渠道建設。海瀾之家的成功主要表現在4點:輕資產、庫存零風險、深度賦能、重經營,特別是后面三條是拉開其他品牌差距的關鍵。
輕資產
海瀾之家并不參與服裝產業鏈的上游,沒有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的攤銷,對利潤影響最少。
庫存零風險
海瀾之家直接轉嫁了存貨風險,免去了海瀾之家及全國各地加盟店的庫存風險溢價。
深度賦能:共享供應鏈
海瀾之家將經營核心放在品牌塑造和上下游賦能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共享型供應鏈管理平臺,將生產端上下游、海瀾之家和終端加盟商結為利益共同體。
重經營
為了強化對品牌終端的控制力,加盟商只擁有門店的所有權,并且承擔經營費用,實際上經營權還是歸海瀾之家所有,這樣的方式直接降低了加盟商的門檻,這也成為海瀾之家線下門店急劇擴張的原因之一。
3
小米之家
創造高頻消費場景
2016年,小米之家開了51家店,幾乎是每個shopping mall里人流量最大,銷售額最高的單店。每個店平均250平方米,平均達到1000萬美金/年的銷售額,目前“小米之家”的坪效(每平米的銷售額)排在世界第二,僅次于APPLE的零售店。
小米生態鏈產品的全新品牌:米家,應運而生。小米生態鏈是一個基于企業生態的智能硬件孵化器,以小米手機為核心,生態鏈企業為周邊,成為全球智能硬件領域產品出貨量最大、布局最廣的生態系統。
不管你喜歡與否,一場有關新零售的革命就這樣在全球范圍浩浩蕩蕩地開始了……
4
河馬鮮生
全渠道最棒的體驗店
2016年1月,阿里巴巴的自營生鮮類商超“盒馬鮮生”在上海金橋廣場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面積達4500平米,成績斐然,年坪效高達5萬元,是傳統超市的3-5倍。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上海的門店數量迅速增至7家,并已經成功擴張至寧波。
盒馬整個門店完全按全渠道經營的理念來設計,完美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全渠道整合。每件商品都有電子標簽,可通過app掃碼獲取商品信息并在線上下單,無需按傳統門店設計復雜的動線。物流倉儲作業前置到門店,和門店共享庫存和物流基礎設施,店內部署了自動化物流設備進行自動分揀,效率很高。
商品是王道。盒馬鮮生商品,品類豐富,商品來自來自全球103個國家超過3000種商品。店內干凈整潔,賣場分區明細,指引清晰,方便顧客挑選。盒馬鮮生購物環境舒適同時,為配合精品超市的定位,店內還設有百貨、鮮花等商品區,基本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