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各地火災事件頻頻發生,傳統消防模式下主要采用“人防+技防”的手段,去實現火情預警和處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員素質不一,在管理人員檢查消防安全隱患、匯報火情時,總存在著意外和時延。
這些因素導致傳統消防一般只能以“消”為主,通過加大消防設備功率,加強滅火設備功能等來達到滅火的目的。但是面對城市日益增多的安全隱患,傳統的消防模式不能止步不前,而是需要進一步的升級。智慧消防的概念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技術賦能,以“消”變“防”
傳統消防一般只能以“消”為主,通過加大消防設備功率,加強滅火設備功能等來達到滅火的目的,技術較為簡單,而智慧消防更多強調的是“防”。
但由于火災發生場景不固定,隨機性,偶然性較大,這就給智慧消防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技術難題,也成為目前阻礙智慧消防企業發展的主要絆腳石。
智慧消防盤點丨巨頭未現,百花爭艷
在“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的時代背景下,智慧消防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延伸產業,越來越被提及。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成為了目前這些企業進入消防領域的“敲門磚”,上述表格40家企業中有三分之二是大數據或物聯網技術公司,并以此為基礎進入智慧消防賽道。
智慧消防的概念,從基礎應用層面來說:就是把以往的消防設備、裝備、預警器材和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消防的信息化、數據化和智能化。以做到實時監控動態的消防安全信息,即時發現火情,并且智能分析火情、規劃最優的救援路徑。
消防物聯網可以通過物聯網信息傳感與通訊等技術,將傳統消防系統中的設備設施與消防監督管理、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滅火救援涉及的各個要素所需的消防信息鏈接起來,像高位水箱的水位、消防池中的水位、消防栓是否正常工作、消防器材的使用程度都在監測范圍之內,以及當地水源分布狀況等信息,都可以構建出一個高度感知的消防基礎環境。
簡單理解為,在消防領域,不管是器材設備、水資源,還是數據,都變成了信息在實時、動態、互動、融合和處理。這也意味著,消防物聯網變成了大數據庫,而這個數據庫,就成了智慧消防的基礎。
因為消防物聯網有大量數據,自然就有分析。智慧消防就是通過物聯網平臺整合消防設備設施,快速分析并及時反饋,來提高消防效率的過程。
這個過程包括,通過人工智能或大數據技術對“消防物聯網”收集到的信息分析,消防部門可以對消防設施、消防器材以及消防人員等進行科學化的感知,消防部門在第一時間獲取關于火災發生的地點、火勢大小等信息,以此做出消防決策。
另外,這些數據分析還可以幫助火災防控部門隨時隨地了解各個地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運作狀況和火災事件發生的頻率,從而提前制定預防方案。
通過對當地水資源分布狀況的分析,消防部門也能對火場常出現的供水難、找水難、水源緊缺等問題找到解決措施。在這個環境中,消防設備、消防員的調度和使用變得更為合理,一些火災險情也能得到及時控制。
可以說,智慧消防的主要任務不再是以“消”為主,更加重要的是轉變為對火情“防”的部署。通過全天候的實時監控,及時處理消防隱患,將火災消滅于萌芽的狀態下。
跨界企業鐘愛的落腳點
當前,智慧消防已經成為整個消防產業的主流與風口,消防產業對于新技術的需求,也讓眾多科技企業加入智慧消防布局。而在智慧消防的建設過程中,不僅僅只有消防企業可以承接千萬級項目,一些跨界企業都能夠參與進來。
首當其沖的就是迫切希望轉型的一眾安防企業。近兩年來,安防企業在消防行業的表現非常亮眼,各大安防公司近年來在千萬級智慧消防項目中頻頻中標。相較于其他跨界企業,安防企業具有領先的視頻技術以及城市項目建設經驗,打通安防與消防平臺后,可以實現用戶在兩大系統的優勢互補,創造更加安全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互聯網巨頭也希望搶占這一先機。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在部署自身的城市大腦解決方案中,消防是其重要的一環。這類玩家雖然志不在消防,仍是堅守底層基礎設施,服務于業界的所有開發者,借助生態撬動更大的價值,但對于消防平臺提供商而言,這是個巨大的沖擊。
除此之外,還有一眾AI初創企業。這類玩家是隨著這波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切入了消防行業,其先進的算法以及平臺能幫助傳統消防快速升級,智慧消防行業將是他們良好的商業落腳點。
市場廣闊,百舸爭流
智慧消防的建設,其實早在2017年的“297號文件”就開始了。根據文件的要求,智慧消防的落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建設數據集成平臺,如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基于“大數據”“一張圖”的實戰指揮平臺、高層住宅智能消防預警系統、數字化預案編制和管理應用平臺、“智慧”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系統。從實際案例中可以看出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基于“大數據”“一張圖”的實戰指揮平臺,相對較先落地。
二是在智慧消防頂層架構下的具體應用模塊,如數字化預案模板、預案管理應用平臺、實戰指揮平臺、高層住宅接入系統、應用APP平臺、移動指揮終端等內容。從實際案例中可以看出應用APP平臺、移動指揮終端較為常用。
目前國內智慧消防的主要應用場景有三類:消防救援隊、特殊行業、消防責任主體。實戰指揮平臺、處警聯動調度系統等項目采購的主體,主要是消防部隊。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在城市進一步鋪開,這些項目涉及面廣,一般由辦事處、發展管理局等政府機關主持,預算金額達百萬或千萬。醫院、學校、企業等責任主體,為提升自身消防安全水平,自費打造智慧消防系統與平臺,通過安裝系統軟件和硬件設施,實現消防自動報警系統,通過集成化的系統平臺,實時監測、報警、分析統計等綜合管理。
目前來說,智慧消防產業已經成為了一個“硬件產品+軟件系統+服務”的集合體產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消防行業市場前瞻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我國消防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突破3000億元,達到了3008億元,同比2016年的2700億元增長了11.41%。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呈快速增長形勢。2018年我國消防行業市場規模將接近3300億元。預測2021年我國消防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并預測至2025年我國消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了5290億元左右。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競爭不斷白熱化,未來智慧消防行業的賽道將會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