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您好,新世界!——AI+法律的中國新實踐”高峰論壇暨落地應用發布會在深圳市福田區舉行。活動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邏輯專委會、浙江大學數字法治實驗室等單位承辦,深圳律師協會等單位支持,吸引了來自法律界、科技界、企業界的眾多專家學者及業界精英,共同探討AI賦能法律行業的最新路徑和未來發展方向。
活動現場播放了一段人工智能賦能中國法律行業和深圳律師的形象宣傳片,生動展示了AI技術在法律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隨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邏輯專委會秘書長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張勇致辭,希望與會人員能夠充分利用這次機會,深入交流、廣泛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繁榮發展。
深圳律師協會副會長羅振輝先生發表了題為《法律人工智能與律師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致辭,詳細闡述了AI技術為法律行業帶來的變革與機。他指出,律師不能單靠專業能力吃遍天下,律師運用法律工具的能力和律師的客戶溝通能力,將成為律師的核心能力。取代律師的不是法律人工智能機器人,而是更會使用人工智能的律師。
睿律智能董事長汪宏杰分享了《AI+法律的落地應用思路和方案》,詳細介紹了睿律智能在AI法律應用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未來規劃。他指出,AI技術的應用將極大地改變傳統法律服務模式,使法律服務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活動中,浙江大學數字法治實驗室發布了《中國法律AI大模型測評標準體系》(征求意見稿),這是國內首次針對法律AI大模型的系統性測評標準。該標準從反應速度、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和實用性等多個維度對法律AI大模型進行評估,旨在為社會用戶提供科學、權威的參考依據。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數字法治實驗室熊明輝教授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測評標準的制定過程和核心內容。熊明輝指出,隨著法律AI技術的迅速發展,建立統一的測評標準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法律AI產品的整體質量,還將推動法律行業的智能化進程,確保法律服務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相關測評工作將由浙江大學數字法治實驗室和中國軟件測評中心聯合進行,測評成果將在完成后擇機公布,同時發布在《法律人工智能》等學術期刊上。這一舉措為法律AI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活動上,睿律智能公司與火山引擎、聯想中國、英特爾中國、致遠互聯等多家企業簽訂了生態伙伴合作協議,宣布聯合推出了多項AI法律應用產品。
這些創新應用將通過手機端、PC端和云端向廣大法律人、企業和社會公眾開放,提供集合了智能問答、法律檢索、案件預測、文書寫審改等多項智能服務。睿律智能公司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宣布,向深圳律協的“雛鷹計劃”和“雄鷹計劃”優秀律師成員免費贈送價值30萬元的熊貓AI系列產品及其他系列產品。(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