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施工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智慧工地的應用與發展》對智慧工地的應用框架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框架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應用、集成監管、數據中心、決策分析、行業監管5個方面,實現了對施工過程的全面感知、協同互聯和智能處理。
通過智慧工地平臺,加強了企業對作業人員的管理,可精確掌握工人信息及考勤情況等,實現施工現場勞務人員實時動態管理和安全監管,并通過考勤管理功能提供的信息數據,有效遏制農民工工資糾紛事件的發生,提升企業勞務管理水平。
通過視頻監控預警的應用,便于企業遠程監控多個項目的施工安全生產過程,實時掌握、了解各個施工現場安全動態、關鍵施工環節及重大危險源控制等,提高企業整體的安全監管效率。
通過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管理功能,企業安全管理部門人員通過遠程監督終端信息,及時做出對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狀況的研判,制定下一步的監督管控措施及檢查計劃,并基于此,提高企業對高風險危險源的有效識別,開展相應的風險分級管控、預測與預警。
通過安裝在建筑施工作業現場、特種設備上的各類監控、監測預警設施,構建智能監控防范體系,有效彌補傳統方法和技術在監管中的缺陷,實現對人員、機械、環境的全方位實時監控,真正做到事前預警、事中常態監測、事后規范管理。
通過安全隱患排查的應用,便于安全管理人員對現場的隱患排查工作,并實時提醒、監督隱患對應的整改責任人,有效提高隱患整改的及時性、有效性。通過隱患數據庫的建立,對隱患進行歸類總結、統計分析,直觀展現企業及項目當前安全管理狀況,幫助企業確定針對隱患預防預控的核心點,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